• 设为首页
首页中华文化

毛里求斯中医团义诊侧记:谢谢你,你就是我的上帝

2015年06月16日 13:33   来源:中国侨网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从上面的照片里,可以看到,她内心散发而出的虔诚
从上面的照片里,可以看到,她内心散发而出的虔诚
中国侨网

  中国侨网6月16日电 近日,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中医义诊团赴毛里求斯进行义诊,获得了当地华侨华人和民众的热烈欢迎和一致好评。国侨办随团的工作人员廖宁撰写了一篇名为《谢谢你,你就是我的上帝》的文章,记录下了义诊过程中的点点滴滴,文章摘编如下:

  (一)

  她走的时候,双手合一,对医生说:

  Thank you, You are my god

  医生还在那憨憨的笑,因为听不懂英语,而我和翻译的眼泪已经夺眶而出。

  从上面的照片里,可以看到,她内心散发而出的虔诚。

  21年前,她和丈夫有了一个可爱的孩子,可是孩子一出生就有缺陷,而且必须长时间抱着。所以,她就抱了他21年。但今年,孩子还是在她的臂弯中不幸离世。而她的十个手指,十五分钟前进来时,还是弯曲的,而且10年没有伸直过。

  我们无法体会她心头的悲苦,也无法了解这十年她身体上的病痛,但是在她双手合一的一霎那,在场的人,都感受到了她的那种解脱,心灵的震撼。

  谢谢你,你就是我的上帝。

  (二)

  学了这么多年的文科,谈起中华文化,总能夸夸其谈一通,什么中医、儒家道家、什么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内心里,我却说服不了自己。

  你说你家东西好,怎么个好法呢?

  我老娘岳母腿脚都不太好,老人一说去看什么中医,老落下我一阵数落,还真能治好不成,大医院专家啥法子都试过了,去干嘛?

  试试呗,老祖宗留下的宝贝总是有用的,她们总说。我却总嗤之以鼻。

  今天国务院侨办中医团毛里求斯义诊现场,疯狂涌入的这600人,不敢说全部,至少有百分之八十的非华裔病人(印裔、穆斯林、克里奥),如果不是被折磨的没辙了,是不会硬着头皮来试的。

  一位面部表情极度扭曲,每一步走起来都像他人生最后一步的印裔病人走进房间。大夫检查后告知是重度腰椎压迫,必须针灸缓解一下,死活不同意,做了十分钟工作,只同意让扎一针。遂躺下,大夫瞬间十针下去,病人作求死状,跳下病床乱蹦,哭天抢地,大脑突然反应过来,貌似上次能跳还是两年前的事了,于是抱着大夫又亲又啃。

  一名中年克里奥妇女,膝盖蹲不下去好几个月了,大夫检查了一会,推拿了3分钟,两个火罐下去,立马轻松蹲下,眼睛瞪得溜圆,出门时嘴巴都合不上了。

  毛公职部长早上来参加开幕式,医生帮忙捏了两下,舒服了,下午又跑来求医。印度驻毛高专极少参加类似活动,今天还专程来跟神医们合影套近乎;看着大夫闭着眼睛,只悠闲的给号了号脉,看了看舌苔,轻轻说出一二三,把外交部长彻底镇住,马上约好之后十月带驻华大使去一次北京看中医调养。

  中午第一批接受诊疗的人欢快地奔出诊室,下午七大姑八大姨统统慕名而来,队伍越排越长。

  如果不是就在现场,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亲耳所听,我大概很难感受什么是奇迹,什么叫震撼。对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无比珍贵的财富,如此有眼无珠的鄙弃。

  这一天,我虽跑来跑去,累个半死,却享受着无比的优越感和成就感:

  既因为所有人看着黄皮肤的中国人,就像是看到了救星。

  也是因为,咱们家的东西,真的是好。

  (三)

  自去年8月国侨办“文化中国”武术团成功在毛岛掀起一股中华武术之风后,12月中华文化大乐园又让毛岛的孩子们深度体验了一番中华荆楚文化。灵活多样的组团活动搭配,生动深刻的文化传播方式和理念,既让中国使馆举办的活动愈加高大上且名声在外,毛国上下无人不以参加使馆的活动为荣为傲,又让各类团组体会到了更接地气、更入民心的方式。

  就像以前听到一句话,要想大家都觉得你行,需要三个要素:

  你自己行;有人说你行;说你行的那个人行。

  要夸咱自家东西好,不能蛮干,要有巧劲,要能借力。

  以今年的文化中国中华医学团和美食厨艺团来访为例,根据不同特点,不同人群,馆里各安排了4场大型活动,既兼顾了政治影响力,又惠及了最底层的民众;既丰富了团组安排,也使中医和美食在本地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台阶。

  为此,前后使馆、侨办、承办方三方接洽了半年多,协调会开了十几场,就为磨此一剑。

  说说中医团,此次侨办挑选的中医,个顶个学历高、能力强,是各中医院的顶级专家,而且临床经验丰富,有丰富义诊经验,知道怎么给外国人看病;在配置上,包括针灸、按摩、内科、骨科等,基本涵盖了毛里求斯常见病,前期调研在当地诊疗方式上做足功课,有备而来。

  为了能让毛求这个其他族裔占大多数的国家能够接受中医,半年前前方就开始做前期工作,与政要交流、媒体预热。而本地华人医生既本身专业是西医,又熟悉中医文化,利用这种独特优势,去让医学界更加了解中医,让民众更明确知道医学中医常识,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在组织安排上,为能增加询诊效率,避免差错,使馆特地把岛上去中国留学医术的本地医生组织到一起,甄选了一批既懂本地语言,又了解中医的医生作为专家的翻译助手。

  而团组来之前二周,平面网络电台等媒体的立体密集报道,承办方的大力推动,待专家的简历特长一见报。

  中医火了。

  (四)

  每一个从诊室出来欢呼雀跃的人,都将在未来与中国命运,息息相关起来。

  每一个今天在现场的人,都对中华文化,五体投地。

  感谢你们,让我见证了。

  从此毛里求斯一个口口相传的传奇。(廖宁)

【责任编辑:王海波】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中华文化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