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中华文化

重庆开县油纸扇:73道工序送来的一抹清凉

2015年06月30日 14:22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重庆开县油纸扇是川东地区风行百年的纳凉之物,它具有开合自如、便于携带、防水耐用的特点。油纸扇产生于清道光年间,由开县临江人童茂恩在外地学会制作折扇的技艺后,回到家乡利用坚硬如骨的百甲竹做股子,牛角做窖子,再以苟叶树皮纸作扇面,并刷以桐油,创制出了独具特色的临江油纸扇。如今,开县油纸扇已被评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历史:鼎盛时期年产150万把

  开县厚重的历史文化,促使开县的竹、木、铁手工技艺不断发展,产生了大量具有极高艺术性和实用性的工艺产品。

  一百多年来,开县油纸扇的制作工艺世代相授,历经了从兴盛到衰落的过程。清末时期,开县制作油纸扇的家庭作坊有一百余家,从业人员超过一千余人,油纸扇年产量达30万把,成为当时西南地区最大的折扇产地。建国后,鼎盛时期年产量达到150万把,产品销售到四川、重庆、湖北、陕西等地。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临江油纸扇生产经营日趋衰落,时至今日,油纸扇特殊的制作工艺正濒临失传的境况。

  开县油纸扇的产地主要分布在以临江镇为中心的数个乡镇。1955年实行公私合营,遂建起“临江镇油扇厂”,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临江油纸扇厂创利润超过10万元,成为开县较大的龙头企业。

  由于油纸扇价廉物美,不怕水渗,祛虫去臭,能够满足广大野外作业人群的需要,未来开县油纸扇的市场空间和影响力仍不可限量。

  制作:大大小小73道工序

  开县油纸扇制作从原材料采集加工到成扇,需要经过大大小小73道工序,而且全部手工制作,故而第五代传人邓德甫说:“油扇工序72道半,能够打开还不算。”

  首先是采竹,要选取百甲竹中粗、圆、直的大料。然后下料、打刷子(修竹为条子)、再修整。接着要刮股,将竹条子制成股子,完成砍头子、分拉、打磨、钻眼、烘干等一系列工序。接着开纸,进行熬油、布线、跑光(上油)等等。

  “最后一道是‘打工’,就是齐头子、糊扇、打包等等。”邓师傅说,传统的油纸扇体积虽小,工艺却相当复杂,要求刀工娴熟,对股子的修整才能达到不偏不倚的标准;上油必须快捷均匀,布线灵活准确,才能做出合格的成品扇来。

  特点:绿色环保还能防水

  开县油纸扇到底有哪些优点和特点呢?

  据介绍,最突出的有两大特点:一是开县油纸扇全部用天然植物作原料,绿色无毒,有利环保与健康。油纸扇中的桐油、皮纸和百甲竹等散发出的气味不仅防臭,还有防病治病的功效。二是开县油纸扇能防水。人们在多雨多汗的夏季里使用此物消暑,更加显现出油纸扇特有的防水优势,受到人们的青睐。如油纸扇掉入水中,拿起来甩几下,安然无恙,毫无影响,这是其它扇子所不及的。

  笔者了解到, 制作油纸扇需要的器具和设备很多,什么扁刀、刮刀、蔑刀、锯子、匀刀、卡具、铁锅、油桶、毛刷、裁剪纸刀、铁板刷、晒扇架等一大摞,制作油纸扇的主要原材料有皮纸(灌木苟叶树皮纸)、百甲竹、桐油、牛角、大米、纯棉纱等等。

  多年来,开县油纸扇代表性制品主要是红绿线油纸扇,这种油纸扇经久耐用,主要是在扇面中布上3—5根红(绿)细线,贯通扇面两端,既能加固又朴实美观。

  还有一种就是印花油纸扇,它是用传统印染工艺,将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花鸟虫草图案印制在扇面之上,使手中之物有乡土之美,别有情趣。

  故事1

  讲述人:向明桃,88岁,开县巫山镇中兴场居民

  “有一把油纸扇好洋派”

  “油纸扇在以前可是很高级的扇子。”今年88岁的向明桃告诉笔者,以前大多数农村人使用的扇子都是蔑把扇,是用竹条子手工编织成的,还有部分人家用的是蒲扇。这两种扇子优点是扇起来风大,但缺点是占手占地势,不好收捡,不方便携带。

  “记得那时比较讲究的人才用油纸扇。”向明桃说,有一年她去铁桥街上兄弟家,弟媳妇很客气,送了一把油纸扇。

  “我觉得好洋派哟,拿回家硬是舍不得用,生怕整坏了,还用帕子包起来,等到出门走人户时才拿出来用。”向明桃说,她用油纸扇的时候总是轻手轻脚,担心用力太猛就坏了,所以还用了好多年。

  “现在条件好了,家家有电扇,农村安空调的也多了,扇子使用少了,但我还是经常想起那把油纸扇。”向明桃说。

  故事2

  讲述人:陈代术,56岁,开县铁桥镇玉河村村民

  “油纸扇帮我找到媳妇儿”

  陈代术年过半百,他给记者分享了一段他年轻时关于油纸扇的趣事。

  陈代术以往在成都航运公司上班,23岁时,他暗暗喜欢公司的一位姑娘。但这位姑娘是成都本地人,各方面条件都很好,陈代术觉得自己高攀不起,一直不敢表白。

  没想到,这位姑娘对陈代术也有好感,但陈代术不主动让姑娘产生了误会,以为陈代术不喜欢她。

  有一年夏天,陈代术回老家开县度假,回单位的时候特意给这位姑娘挑选了一把印花的油纸扇,上面是两只蝴蝶,非常漂亮。

  扇子送出去了,一位好哥们儿晓得后,大骂陈代术“傻瓜”,说“扇”的谐音是“散”,哪有给喜欢的对象送扇子的?

  “当时听兄弟这样一说,很有道理,我心都凉了半截!”陈代术说,还好事情的结局不是这样的,没过几天姑娘也回赠了一份礼物……一来二去,有情人终成眷属。

  “还别说,我真要感谢家乡的油纸扇,帮我找到了媳妇儿。”陈代术诙谐地说。(向萍)

【编辑:李明阳】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中华文化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