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中华文化

全球华人“武林高手”聚北京 展中华武术精髓(图)

2015年08月11日 08:3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字号:
香港中国国术龙狮总会郭氏功夫金龙醒狮团的舞龙表演,动作新颖夺目,队员配合默契。陶煌蟒
     香港中国国术龙狮总会郭氏功夫金龙醒狮团的舞龙表演,动作新颖夺目,队员配合默契。陶煌蟒 摄
新西兰合综门武术文化协会蔡耀邦向记者摆出了工字伏虎拳招式。陶煌蟒 摄

  中新社北京8月10日电 (陶煌蟒)“输赢不是目的,我们要借此机会摒弃传统武术的门派之见,让中华武术如‘抱拳礼’一样,团结融合在一起。”说到此处,南拳名师陆广生向中新社记者抱拳作揖。

  10日,全球华人中华才艺(体育)大赛开赛在即,来自五大洲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余名参赛者,在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紧锣密鼓地进行排练。南狮、龙狮、少林拳、蔡李佛拳,海外、大陆、港澳台地区选手,你方唱罢我登场,颇有“武林大会”的架势。

  陆广生是此次参赛的新西兰合综门武术文化协会的领队,他的弟子们将在传统武术和南狮等项目中进行角逐。他感慨说:“这是我第一次带队来北京,真的很激动,武侠小说里有武林大会,我看这规模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边话音刚落,蔡耀邦和陆荣辉两位弟子就向记者摆出了工字伏虎拳和白眉九步推拳的招式,身与形似,形与心合。蔡耀邦还说,中华武术无论何门何派,在海外都是势单力薄,他希望各派能加深交流,共同为武术的海外传承出力。

  马来西亚雪兰莪双溪威群乐体育会的南狮队也是第一次来到北京,华裔队员范程业告诉记者,“今天凌晨1点才下飞机的队员们,仅睡了3个小时,就起床做赛前训练了,然后又马不停蹄赶到比赛场地热身,很是兴奋。”

  范程业还展示了他们从马来西亚带来的南狮头,色彩绚丽、纹路精致的狮头与其他南狮队截然不同。他介绍说,舞狮一词最早原为武狮,可见这项运动与武术联系紧密,队中成员都从打拍到学鼓,最后才练身法,16年苦练不曾间断。

  “我所在的这支狮队源自广东鹤山南狮一门,惯用武术的步伐,舞蹈身形,为了尽力与狮子形似神似,我们会刻意学习猫的动作,务求灵巧活泼。”范程业一边说一边摆出舞狮的动作。

  他认为,这也是南狮海外传播后的一种演变,其中融入了马来西亚的文化内涵,而来到这个大平台与各国的狮队同台竞技,又是一种新形式的交流。

  在本届大赛中有一支十分特别的队伍,12名队员均为女生,他们是湖南师范大学龙狮队。领队刘丽霞对远道而来的华人体育队伍既陌生又好奇,她没有想到,中国的传统才艺在海外竟如此繁荣。虽然大家彼此还未熟络,但她却主动上门与大家合影。

  通过与他们交谈,刘丽霞看出了些门道,她说:“别看大家都是在舞龙,但在动作编排上,他们更有创意,但‘龙’画得有点凶猛,没有国内的温和,细微处还是可以看出一些文化差异。”

  刘丽霞把这次大赛更多地看成了交流会,希望多结交一些相同面孔的海外朋友,一起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出力。(完)

【编辑:王海波】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中华文化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