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中华文化

四川聚源竹雕传承人高尚远:一刀一竹一世界

2015年09月11日 11:26 来源:中国文化报 参与互动
字号:
高尚远制作的竹雕作品。(张金智)
高尚远制作的竹雕作品。(张金智)

  一刀一竹一世界,一山一水一春秋。

  我国是世界上较早使用竹制品的国家之一,故竹雕艺术也由来已久。自六朝始,直至唐代竹雕才逐渐为人们所喜爱。如今,国内竹雕艺术的流派众多,如嘉定派、金陵派、浙派等。其中,川派竹雕以聚源竹雕为代表。今年51岁的高尚远是聚源竹雕的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他自学绘画与雕刻30余年,因制作的摆挂件、炉瓶、鸟笼等作品技巧独特,被行家称为“西南第一雕”。

  打赌“打”出来的工艺大师

  谈起自己与竹雕的结缘,高尚远的记忆被拉回到儿时的一个赌约。

  自古以来,川西平原地区的人们就有提笼架鸟的习惯,拥有一个做工细腻、雕工精美的鸟笼更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所以,高尚远第一次接触竹雕与鸟笼有关。那年,他才14岁,一次赶集中,看到别人手中把玩的方雀笼,立刻被鸟笼上精美的雕花配件吸引。鸟笼的主人见高尚远看得如痴如醉,就打趣地说:“小娃儿一个,看啥子看,你能雕得出来?”这句话深深刺痛了高尚远的自尊心。“雕就雕,这有什么难的!”不服气的高尚远回到家里,用锯条改制成小刀,凭着记忆一口气雕出了5个小摆件。几天后,当他拿着自己雕刻的摆件给鸟笼的主人看时,所有人都惊呆了。没想到眼前这个其貌不扬的毛头小子,居然能有这样的能耐——看了几眼就模仿出原件的大致样式。当即就有人出20元,买下了他的摆件。在那个一天5毛钱就可以吃饱的年代,20元已然是一笔巨款。原本只想出口气的高尚远却得到了平生用刻刀挣到的第一笔钱。也正是那次儿时的赌约,改变了高尚远一生的命运。

  初中毕业后,高尚远开始正式接触竹雕。凭着自己在绘画和雕刻艺术上的天赋,初入竹雕行业的他很快在业内小有名气。1.5厘米长、1厘米宽,24个方孔、孔内有7朵梅花,像这样需要极高雕刻技艺的配件,高尚远自学就可以雕刻得与原件不分伯仲。1986年,高尚远开始制作鸟笼。与当时其他鸟笼制作匠人不同,高尚远凭着自己对绘画的理解,把《红楼梦》、《三国演义》等名著中的人物故事雕刻出来,制成配件,做成鸟笼。没想到,他做的鸟笼非常受市场欢迎,尤其是我国港台地区以及新加坡、日本等国家的工艺爱好者们的喜欢。上世纪80年代,高尚远的全雕花鸟笼最高能卖到4万元/个。上世纪90年代初,高尚远在家乡都江堰聚源创立了专门从事工艺品开发、设计、制作的私人企业。

  上一代存料,下一代使用

  一件竹雕产品,制作流程主要有取材、选料、构图、雕刻、打磨等几十个步骤。其中,选料很有学问。川西竹子种类很多,但适合雕刻的却很少。一般只有楠竹、毛竹、斑竹等适合雕刻。“而且一根完整的竹子也不是每节都能当原料,因为一般竹子都会长虫眼。”高尚远说,“此外,竹子是否寄生蛀虫与季节的变化有很大关系,比如农历七月竹子不容易生蛀虫,这时候是选材的最佳时期。”

  选好原料以后,还要经过烟熏、火烤等多个步骤,把原料制作成老料。“制作老料主要在于它不会被虫蛀;其次竹子整体比较稳定,不容易裂缝、变形。”高尚远说,正是因为这样苛刻的选材条件,在竹雕界才有着“上一代人存料,下一代人使用”的说法。

  精美小巧是聚源竹雕的最大特点,最细腻的雕刻部位可以达到1厘米左右。和其他派系竹雕相比,聚源竹雕的层次、布局、比例有自身的特点,十分讲究艺术性。聚源竹雕浅浮雕、深浮雕、留青雕等工艺相对比较繁琐。为了达到应有的艺术效果,聚源竹雕的深、浅浮雕非常注重层次的多样化,无论是景深还是平面,均有自己鲜明的特点,而一件作品深浮雕最深层次能达到12层。

  竹刻精美,而雕刻的过程却是繁琐的。“以前的竹雕注重形,现在竹雕要求雕刻者更多地注重细节。”高尚远说,“当然,造成现在手工竹雕比以前更精细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和雕刻工具的改进有关。以前雕刻一件作品就使用一两把刀,而现在可能需要很多种,刀具齐全做出来的作品更精细一些。”

  下刀雕刻前,构图格外重要。“有些时候构思的时间比雕刻的时间还长,如果创作同一题材的多件作品,每件作品还要使用不一样的布局。”据高尚远介绍,目前四川从事竹雕的手工艺人约500人,竹雕艺术的传承情况还是比较乐观的,但缺乏专业的构图人才。

  启用“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

  对于聚源竹雕未来的发展,高尚远还是很乐观。“艺术价值高、做工精细,这些都是手工竹雕自身的优势。”高尚远认为,随着现代艺术品市场的发展,聚源竹雕不能和以往一样只针对高端收藏者,还必须开拓更广泛的市场,提高其竞争力。

  高尚远说,千百年来,我国民族民间工艺都是一种小规模、小作坊、小环境的发展过程,市场窄小,形不成合力优势,不能体现出真正的艺术价值。另外,工匠们思想保守,受传统习俗制约,使我国很多极富艺术价值、经济价值的工艺因后继无人而失传。“市场化是今后聚源竹雕发展的方向,在保留手工竹雕技艺的同时,简化制作流程,缩短制作周期,满足各类人群的需求。”为此,高尚远到全国各地观摩,学习他们的雕刻技法,吸收各派的雕刻技巧。在聚源竹雕的传承模式上,他依托自己的公司,组织村民成立了工艺竹雕产业合作社,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由公司联系市场、组织销售,合作社统一设计竹雕图样、集中培养技术人员,再由合作社将订单分包给普通农户。农户雕刻完成后,合作社再集中回收初级产品。对于需要再加工的产品,根据市场需求组织骨干人员进行精品图案加工。这样,既提高了聚源竹雕的技术含量,又增强了市场竞争力,也使聚源竹雕在生产性保护的良性循环道路上越走越远。(梁娜)

【编辑:李明阳】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