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画家的“奇葩”中国情结:用绳子画山水


绳子、透明胶带等物品在美国画家李如侠的手里,都成为表达他情感的创作工具。前晚,“墨绳之舞”李如侠作品展在黄桷坪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举行。12日上午,李如侠接受了重庆晚报记者采访,谈起了他学习中国文化的经历。
李如侠(Rose Lewis)是美国艺术家和艺术教育家,因为痴迷中国文化,给自己取名李如侠。李如侠告诉重庆晚报记者,此次展出的近50件作品的创作灵感,都与早期跟随台湾画家李义弘和旅美画家王己千等学习国画的经历分不开。而早年间,他来中国学习的过程中还有幸跟国画大家张大千见上了一面。据悉,展览将持续至下月3日,感兴趣的艺术爱好者可以到四川美院美术馆免费观看。
扇子卷轴汉字都被他玩转
从远古的“结绳记事”到荀子《劝学》中的一句“木受绳则直”,绳子是生活中极为重要的工具。“中国古代,陶器上就有绳子的纹路。”说起古代中国的绳文文化,美国人李如侠似乎比普通中国人还要了解。这次,他带来的近50幅“绳画系列”作品,其中最为打眼的一幅是他所写的欧阳修《醉翁亭记》,他说:“除了画作外,这些字也全部都是用绳子沾墨汁所写的。”
重庆晚报记者看到,扇子、卷轴等中国元素也充斥在李如侠的作品中。李如侠介绍说,这次展出的扇子系列看上去是传统的中国山水画,用的原料却是油画常用的丙烯颜料。“我将胶带粘贴在麻纸上直接构图,再将丙烯颜料涂抹在纸的两面,最后将胶带撕掉。”剪贴、拼接、撕裂等方法是李如侠常用的,“这种撕扯也不能随意,不仅要表达情绪和感受,也要与线条构图进行比对。”
台湾留学曾拜访张大千
谈起自己学习中文、国画的过程,李如侠说:“我从1972年在哥伦比亚文理预备学校学习初级中文开始,就开始学习写毛笔字。从1974年到1978年,我继续在奥柏林学院里又学习了中国文学、历史。大学四年级的时候到台湾师范大学,期间还曾跟随台湾故宫博物院的首席装裱师学习国画装裱。”
“在台湾的学习过程中,国画家李义弘老师是我最重要的老师之一。”李如侠说。在台湾学习时,李如侠还有幸见到了国画大师张大千,“我当时寄住在一位建筑师的家里,男主人帮张大千设计房子的平面图,于是我就带着我的画,跟随男主人去拜访张大千。他穿着长袍,对我很耐心,也很客气,是位非常可爱的老人。”
回美国后,李如侠又跟随王己千学了两到三年的山水画和书法。因为中文好,毛笔字写得好,李如侠还曾经在美国耶鲁的书法艺术展上向师生们介绍过中国北宋书法家黄庭坚的字,“有的老师看到黄庭坚的字,以为是他写字的时候手抖。我学习过写毛笔字,因此就向他们介绍,黄庭坚是怎样走笔、行笔的。”
川美任教入乡随俗吃烧烤
受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和中国画系的邀请,李如侠如今在川美任教。李如侠告诉重庆晚报记者,他自己很喜欢黄桷坪校区的环境,“校园外的老房子也都很有中国味道。”现在入乡随俗的李如侠,在重庆也学会了吃辣椒,前晚展览开幕式后,他还特意跑去吃了烧烤。
据李如侠介绍,他的“墨绳之舞”系列作品还未在美国展出过,“结束课程后,我还要带着作品到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展出。之后,我要回美国展览。”(钟洲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