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中华文化

当“飞天”遇见桑巴:巴西学生聆听敦煌故事

2015年10月14日 13:26 来源:人民网 参与互动
字号:

  10月13日,“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在敦煌举行。同一天,在相隔两万公里的巴西圣保罗市,一场有关敦煌、有关中国文化的讲座也在圣保罗大学的课堂里进行着。

  敦煌,地处甘肃酒泉,位于河西走廊最西端,中西方文化在此碰撞交融,产生了著名的莫高窟。莫高窟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等历代匠师的修建,最终形成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被誉为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

  “我们的目的是试图使这座建在洞窟中、沙漠中的艺术宝藏活起来。”主讲人、敦煌文化弘扬基金会发起人王胤说。

  当天的讲座在巴西排名第一的著名学府圣保罗大学文学院举行,许多东方语文学系的老师和学生参加了当天的讲座。“他们中的许多人对中国文化已经有一定的了解,这个学院有一些学生去过敦煌,就是现在也还有3个学生在敦煌,这就是我们为什么把这个讲座放在这里来讲。”讲座的同声传译、巴西商业与期货交易所顾问桂谦说。

  王胤在讲座中向巴西听众介绍了莫高窟的历史、特点以及保护,两万里外的艺术精品引发了听众的极大兴趣,许多问题被抛给了主讲人王胤:

  “千年前的艺术作品如何对抗日晒风吹而得以保存?”有老师问。

  “当地几十年来的平均年降水量不到40毫米,年蒸发量却达到2600多毫米,这种气候条件有利于壁画保存。”王胤说。

  “每天络绎不绝的游客会不会给艺术作品的保护造成困难?”有学生问。

  “会的,游客数量增多,的确不利于洞窟内壁画的保护。如何处理开放观赏和保护的关系,也一直是敦煌研究院面对的问题,我们基金会目前通过加强支持莫高窟讲解员提升导赏水准,期望转化普通游客成为敦煌文化的自觉保护者。”王胤说。

  作为《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敦煌》和《台北故宫》等大型历史人文纪录片的支持者,王胤在当天的讲座中还介绍了一系列纪录片的内容及拍摄缘起。

  以法国卢浮宫和中国故宫为例,他尤其强调不同文化的碰撞时产生的魅力:“两种文明如何发展成截然不同的面貌?艺术是如何在不同的国度,以不同的方式抚慰人心?对生活和艺术的不同理解,又是如何影响到今天?”在对不同文化的比对和解读中,文化的丰富性和生动性愈发为人感知。

  这种比对不仅存在于中法之间,“巴西与中国虽然相距遥远,但巴西音乐和桑巴舞中体现出巴西人民的乐观,某种程度上可以在敦煌壁画所绘的那种飘逸舞姿中寻得呼应,当飞天遇到桑巴,也可以成为在座老师和同学们探讨中巴文化交流一个有意思的命题。”王胤说。

  “不同文明之间的比较研究的确值得我们关注。”来听讲座的圣保罗大学学生路易斯曾在西安读过一年书,“对中巴两国来说,他们对彼此的文化都还太陌生,有必要进行这种文化的对比,无论是通过音乐还是绘画的形式,都是一种有助于增进了解的好的开始。我还没去过敦煌莫高窟,下次去中国,我很希望能去那里看看。”(侯露露)

【编辑:李明阳】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