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中华文化

联合国非遗保护专家:尊重手艺人是社会美德

2015年10月21日 13:36 来源:人民网 参与互动
字号:
10月1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咨询专家陈平在“童宾精神”专家座谈会上发言
    10月1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咨询专家陈平在“童宾精神”专家座谈会上发言

  10月19日,“窑神”童宾大型青铜像在江西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揭幕,在随后举行的“童宾精神”专家座谈会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咨询专家陈平在会上表示,当今社会,人们在追求金钱与功名的时候,忽视了道德。这种情况下,弘扬童宾这种平凡尽职、忠于职守的精神非常必要,弘扬中华民族忠诚与信义的传统美德非常必要。

  童宾是一位活在四百多年前的景德镇的窑工,是一个以牺牲个人性命换来一窑完美瓷器的把桩师傅。“他的纵火一跃,留给后人的不仅是一个凄美的传说,更是一种精神和动力,为了真理,为了信念,为了明志,古人可以以命相投,这正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陈平说。童宾是景德镇手工艺人的杰出代表。景德镇陶瓷手工艺的发展与演变历程,就是人类发展历程的见证。今天,我们在博物馆、美术馆、乃至生活中所能欣赏到的或者还能继续使用的精美的手工艺品,都是祖先智慧的体现。

  陈平说,景德镇是一座千年薪火相传、技术不断的城市,在它成长的历程中,就是因为有着无数像童宾一样的普通而又伟大的技师们,不断坚持与探索,才把这些珍贵的技艺保存下来,我们称他们为大师,师傅,技师,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塑造着富有灵性的瓷器,用青春和岁月,一笔一画地描绘着绚丽多彩的作品,用经验和责任默默地守望窑火,冶炼出传世佳作。这些人,不该被岁月遗忘,也不该被社会遗忘,尊重手艺,尊重手艺人,尊重每一位坚持和传承的技师,是这个社会应有的美德。没有传承人,没有坚持者,再辉煌的过往,都会随风而逝,随时代而终结。(秦海峰 周缘)

【编辑:李明阳】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中华文化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