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中华文化

海丝艺术漫步活动泉州开幕 海内外名家作品齐亮相

2015年11月07日 09:19 来源:中国侨网 参与互动
字号:
图为金属雕塑家金锋作品《十二钗》。 廖静 摄
图为金属雕塑家金锋作品《十二钗》。 廖静 摄
    图为广西书法家协会主席郑军健捐赠给泉州市政府的书法“海丝源泉”。 廖静 摄

  中国侨网泉州11月7日电 (廖静)6日,第十四届亚洲艺术节——价值发现·海丝艺术漫步泉州艺术活动在此间拉开序幕。

  伴随福建泉州西街旧面粉厂1-3号仓库大门上象征着海丝纽带的丝巾缓缓解开,包括旅日画家袁波、金属雕塑家金锋等在内11位海内外艺术家的近200件作品一一亮相。

  展览中,故宫书法大家董正贺先生的楷书“情系亚洲、逐梦海丝”、广西书法家协会主席郑军健捐赠给泉州市政府的书法“海丝源泉”、旅日袁波老师独创芦雁曲系列的《天籁》……展览大作精品迭出。

  “我小时候祖父常常告诉我家多么的美,家乡的泥土是甜的。以至于我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第一次回到家乡时,就是偷偷拿一把土放在嘴边尝一尝。”参展的马来西亚华裔女画家张蔚琴博士,祖籍福建,她总喜欢讲起这个故事。

  她介绍,因为对家乡的爱,对传统文化的痴迷,她自学画画且自成体系。在她的画里,无论是槟城海边的贝壳、还是北京小院的枫叶,都体现了对中华文化的致敬和中西文化碰撞后的璀璨火花。

  1987年留学日本的袁波,后定居东京至今。留日期间他去过欧亚各国。据介绍,他擅长用中国本土之精神表意,融各家之神貌,以极度简练之笔墨状物抒情,外貌粗疏而内蕴深厚,笔墨华滋设色古雅,终成自家面貌。

  同样,金属雕塑家金锋也称,作品中的“符号”灵感来源于中国文字。“很多时候,艺术并不能直接给出答案,但好的艺术作品一定可以向你提出问题,在与这样艺术作品的交流中,你一定可以慢慢找出你的答案。”

  自汉唐以来的经贸之路,通过陆上和海上,将中国的丝绸、陶瓷陆续运送到世界各个角落。专业人士分析,贸易往来的背后是对生活方式的彻底改变,是对中国文化符号的输出。

  本次活动还举行了艺术衍生产品展示与体验,展览期间,一场画展、两场学术讲座、三次艺术品捐赠……基于原创艺术二度设计的丝、瓷、锡、漆“焕然新生”。

  据悉,由第十四届亚洲艺术节泉州执委会、泉州市文联、福建省闽南文化发展基金会主办的是次活动,为期10天;董正贺、陈宏年、袁波作为参加此次艺术活动的艺术家代表出席了开幕式活动。(完)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