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中华文化

几内亚针灸专家卡马拉:乐当联系中非的桥梁

2015年12月03日 13:27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
字号:

  用流利的中文向中国人介绍疟疾发作的原理,用法语向非洲学生讲述中医针灸的经络理论,来自几内亚的针灸专家塞古·卡马拉用这样的方式,几十年来连通着中国和非洲。

  “能成为联系中非的桥梁,我感到很自豪,也很幸福。”卡马拉在通过网络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自1973年来中国学习后,他与中国就密不可分,除了说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他的思维方式和办事风格也越来越有中国人的影子。于是,他在几内亚还有了一个小名:Sekou Chinois(意为“中国塞古”)。

  “其实我是半个中国人。”卡马拉说。这位“半个中国人”还是广东女婿。他的妻子赖翠玲,写过一本关于非洲的日记体小说,她为爱闯非洲的故事也被拍成电视剧,搬上了荧屏,他们的爱情故事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2006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前夕,新华社非洲小分队在几内亚采访卡马拉,那时他是几内亚最大、也是最古老的亚斯丁医院针灸康复科主任。作为几内亚的第一个针灸医生,卡马拉说他的任务和心愿就是让针灸在非洲后继有人。

  如今,卡马拉不仅是亚斯丁医院针灸康复科主任,还是几内亚科纳克里大学针灸与康复系主任。在他的推动下,针灸已经成为医学院的必修课程,周边国家的学生都慕名前来学习,在培养的上千名学生中,不少已经成长为业务骨干甚至科室主任,在许多国家继续传播中医。

  “几内亚人对中医的接受度越来越高,反响也越来越好。”卡马拉说,“中医在治疗慢性病方面有独特的优势,而且长期的治疗费用低,所以很受欢迎。”

  作为上世纪70年代留学中国的学生,卡马拉目睹了中国几十年来的变化。他说,“中国的经验非常值得非洲国家借鉴和学习”。

  卡马拉心系几内亚的发展,进入政坛后他因对中国事务极为熟悉,成为中几合作的重要顾问。虽然已经从政,但卡马拉现在每周仍然都会抽出时间去科纳克里大学给学生们上课。

  卡马拉的妻子赖翠玲是牙医,多年前开了一家牙科诊所,如今已发展成一家综合性私人医院——翡翠医院。卡马拉说,他们已经是一百多家企业的合同医院,在几内亚抗击埃博拉的过程中,翡翠医院被评为当地疫情防控工作做得最好的医院之一。

  如今,卡马拉的大儿子即将大学毕业,小儿子也将进入大学。他希望孩子们能像他一样,读完本科之后,到中国继续学习。(郝王乐)

【编辑:李明阳】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中华文化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