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中华文化

广东潮乐:“隋唐绝响”盼在海外延续传承

2015年12月22日 10:15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
字号:
汕头和马来潮剧名家同台献演。(余丹
汕头和马来潮剧名家同台献演。(余丹 摄)

  12月的汕头,首届海丝(汕头)民间音乐花会“弦乐上的乡愁”海内外潮乐社专场音乐会、广东省民间潮乐大赛、汕头马来西亚潮剧名家同台献演等活动相继开展。

  其中,12月18日晚,来自马来西亚的融和兴儒乐社与广东潮剧院的众多潮剧名家一起登上“潮剧大观园·周五有戏”惠民活动的舞台,来自海外潮乐团体的精彩表演,令观众印象深刻。

  潮乐除了在其发源地潮汕十分受欢迎外,也被迁居各地的潮人带到了海外。素有“隋唐绝响”、“华夏正声”美誉的潮乐,如今在海外的发展情况如何?是否得到延续传承?

  海内外潮乐社多次莅汕演出

  在首届海丝(汕头)民间音乐花会“弦乐上的乡愁”海内外潮乐社专场音乐会上,来自新加坡、马来西亚的潮乐团体纷纷献艺,以潮乐会友。

  成立于1931年的新加坡陶融儒乐社是新加坡最老的潮剧及潮乐社团,经过80多年的蜕变,陶融儒乐社已经成为新加坡著名的潮乐社团,呈献了300多场潮剧和潮乐表演,并多次莅汕演出。

  而来自马来西亚的潮乐联谊社及融和兴儒乐社,分别成立于1992年与2010年,集聚当地潮乐爱好者,业余之时共同演绎潮乐,使潮乐在马来西亚得到较好发展。此次马来西亚潮乐团体不仅参加了首届海丝(汕头)民间音乐花会海内外潮乐社专场音乐会,而且还在汕头潮剧名家同台献演活动中精彩演出。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广东潮剧院在着力打造“潮音乡情”潮剧对外演出系列活动的同时,改变“走出去”的单一形式,积极“请进来”,与海外潮人社团联合举办潮剧名家同台献艺活动,开辟出一个海外文化交流的新阵地。

  广东潮剧院院长蔡少铭认为,作为被省文化厅命名的首批“粤港澳文化交流合作示范点”,广东潮剧院通过“请进来”的方式,能够将更多海外潮剧团体“请”回家乡,为他们提供一方展示的舞台。

  截至目前,广东潮剧院已先后举办汕头香港、汕头新加坡、汕头马来西亚潮剧名家同台献演等活动。此外,广东潮剧院还多次派出名家赴海外开展培训工作,帮助海外潮剧演员提升表演水平。

  马来西亚老华人的执着追求

  今年80岁的陈鹏举是第二代潮籍华人,也是融和兴儒乐社的总务。陈鹏举告诉记者,在马来西亚的节庆日子里,庙会都会请戏班子唱戏,自己从小耳濡目染,渐渐对潮乐产生兴趣。走进社会后,在华人社团、公会工作,陈鹏举积极地成立锣鼓队和潮乐社,等队伍日渐成熟后,他又转而进入其他社团,继续成立儒乐团,希望能够靠自己的努力在马来西亚普及潮乐。

  然而,总依附于其他社团,使得儒乐团的发展或多或少受到限制,于是2010年,陈鹏举在马来西亚商人的赞助下,成立了独立的潮乐社——融和兴儒乐社,致力于继承、弘扬、普及、提升中华传统文化特别是潮汕文化。

  “‘融’是融合,‘和’是和气,‘兴’是兴旺。”陈鹏举希望通过儒乐社,能够吸纳更多的青少年加入,彼此切磋技艺,传播潮乐,使儒乐社更加兴旺起来。

  经过5年的发展,目前儒乐社共有50多名社员,其中最小的6岁、最年长的60岁。他们籍贯不同,既有潮汕地区及广东其他地区,也有福建、海南等。其中,以在校学生居多,此外也有银行经理、家庭主妇、教师等不同职业的社员。

  为了推动乐社艺术水平的提高,陈鹏举还在马来西亚的假期,专门邀请众多潮乐名师担当指导,为社员培训指导潮州大锣鼓、潮州音乐,潮曲,潮剧折子戏等。经过长期的训练,乐社成员已经具备一定的功底,并曾多次到新加坡、香港等地方演出。

  “我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尽自己的力量,让孩子有一门艺术傍身,以后他们想发展潮乐,起码有这个基础。”对于潮乐未来的发展,陈鹏举虽然感慨很不容易,但也十分乐观,“我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们认识潮乐、学习潮乐,至于未来会怎么样,那就是孩子们的选择了。”

  年轻人接过传承之棒

  记者观察到,此次莅汕演出的海外潮乐团体中,有不少潮籍年轻人。他们很多都听不懂潮语,但却有着浓浓的家乡情怀,并把浓浓的感情融进潮乐的演奏中。

  今年24岁的卓树坤是马来西亚第四代华人,刚刚从爱尔兰留学毕业的他,得知融和兴儒乐社将莅汕演出,毫不犹豫地加入了。

  “我是潮汕人的后代,我很感慨家乡文化能够在马来西亚得到传承。”卓树坤告诉记者,许多年轻一代的华人都对家乡的传统文化不了解,而自己有幸能够学习潮乐,通过潮乐了解家乡的传统文化,是一件值得开心的事情。

  卓树坤在乐社主要负责二弦、唢呐、二胡、椰胡的表演,并且担任年轻学生的“老师”。“与其说‘教’,我更愿意把其当作是一种‘分享’,也是为了把文化继续传递下去。”卓树坤称,自己从14岁开始接潮州大锣鼓,渐渐学会潮乐中的其他乐器,于是在乐社里承担起“老师”的职责,每周和社员们一起,共同“玩”潮乐。

  记者了解到,除了民间的潮乐社以外,马来西亚吉隆坡培才学校还开设了潮州大锣鼓课堂,教授小学三年级至六年级的学生学习潮州大锣鼓,旨在让华人后代在耳濡目染的过程中接受潮乐文化的熏陶,推动潮乐在马来西亚的传承发展。(余丹)

【编辑:李明阳】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