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中华文化

中国女孩在伊朗演电视剧:愿做文化传播的牡丹

2016年03月03日 10:32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
字号:

  “我愿意从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出发,向伊朗介绍中国。”近日,记者见到了留学伊朗的洛阳女孩张梦晗。她留着一头利落的短发,开朗幽默,刚落座就侃侃而谈。

  “2014年春天,我在伊朗德黑兰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被介绍到《首都》剧组饰演女主角‘春常’,和伊朗知名导演莫哈丹、演员塔纳班德合作。”谈起从一名留学生成为电视剧演员,张梦晗非常感激当时推介她的中国驻伊朗使馆工作人员,他们帮剧组找一个会波斯语的中国女孩。

  《首都》主要讲述了伊朗青年阿拉图在土耳其旅行时结识了在餐馆打工的中国姑娘“春常”,两人相爱并约定终身,上演了一场充满悲欢离合的家庭喜剧。

  张梦晗说,编剧告诉她,之所以在电视剧中添加中国元素,是因为这些年中国产品进入伊朗市场,影响力越来越大。“我个人觉得,中伊经济合作越来越多,嫁到伊朗的中国姑娘也很多,电视剧是现实的反映。我认识很多伊朗男孩,都有娶中国太太的情结。”

  2014年3月,《首都》在伊朗引发了收视佳绩,张梦晗因为出演剧中角色,也成了当地人知晓的中国“明星”。

  让张梦晗自豪的是,随着电视剧的播出,中国文化在伊朗的影响逐渐变大,很多伊朗人开始对中国的饮食、针灸、书法等传统文化感兴趣。“伊朗人越来越喜欢中国文化,而又恰逢中国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大好时机,我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伊朗人更加了解中国。”

  由于张梦晗在《首都》中的出色表现,剧组把续集的拍摄地之一定在了北京。回国后,张梦晗的发挥空间更大了。2015年9月,伊朗著名导演阿巴斯来中国洽谈拍摄电影《杭州之恋》时,张梦晗全程担任翻译。

  从丝绸之路重镇古都洛阳,到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德黑兰,张梦晗走过的,是一条学习探索之路,一条文化交流之路。作为一个地道的洛阳人,张梦晗最喜欢牡丹花,“唯有牡丹真国色”,她希望自己能成为中伊文化交流之路上绽放的牡丹花。(冯大鹏)

【编辑:李明阳】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中华文化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