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中华文化

马克·力文:用美国民谣讲述中国故事

2016年05月05日 13:34 来源:中国文化报 参与互动
字号:
马克·力文在讲唱会上倾情演唱
马克·力文在讲唱会上倾情演唱

  蓬松花白的胡须、牛仔装扮、一把吉他,伴着掌声,美国乡村音乐人、中央民族大学教师马克·力文轻快地走上舞台,《My Lovely Asian Eyes》、《洪湖水浪打浪》等多首中外歌曲回响在礼堂。日前,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举行的《当东方遇上西方》讲唱会上,马克·力文和中国音乐人傅涵组成的“秀外慧中”组合以演讲和演唱的形式,为观众带来了别具一格、中西融合的精彩演出。

  马克·力文年过六旬,是一位社会学博士。他在美国社区低收入工人组织里工作了近30年,专门帮助穷人争取利益。马克与中国结缘于2005年。当时,怀着对中国的好奇以及对周恩来总理的崇敬,马克决定到中国走一走。第一站,他选择了周总理的故乡——江苏淮安。他从义务支教做起,为当地孩子教英文,同时开始接触中国文化。渐渐地,马克发挥自己的音乐特长,教人们唱英文歌曲,对方则回敬他中国民族歌曲。就这样,马克背着一把吉他走访了中国20多个省份,创作了70多首歌曲,以此表达他对中国的感悟和热爱。2007年,马克来到北京,成为中央民族大学的教师,教授英语和西方文学,直到现在。

  在北京,马克结识了傅涵,二人组成“秀外慧中”组合,决定通过音乐打破人与人、国与国的界线,展示跨文化的交融。马克的六弦琴与傅涵的二胡完美融合,既带有美国乡村音乐的舒缓随性,又传递中国民歌的淳朴自然。他们用美国乡村民谣讲述中国故事,“洋腔洋调”的中国歌曲赢得了很多观众。两人多次应邀在张家界国际乡村音乐节等多个舞台上演出。

  马克认为,文化交流根本上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政府间的磋商固然重要,但是人们必须坐下来,相互交流,学习、了解彼此的文化和传统”。他告诉记者,美国人对中国的多民族现状并无直观认识,他们对中国的印象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媒体,而西方媒体对中国的报道大都是负面的,“冲突”“紧张”往往是其中的关键词。“生活在中国,真正接触到这里的百姓,就会知道报道里所讲的并不是真实的中国。”马克以自己在中央民族大学多年的教学经历为例说,学校汇聚了来自中国各地、各民族的学生和教师,大家习俗不同,语言和生活方式也不一样,却和睦友爱地生活在一起。“这里就像一个微缩版的中国社会,多元又包容。我在校园里从未见到过一起因民族关系引发的不愉快,而这一切美国人民无从得知。只有亲身与中国人接触过才能得出真实的答案。”马克说。

  如今的马克身兼数职,他不仅仅是一位音乐人、老师,还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让更多美国人、西方人通过我的亲眼所见认识真实的中国,更加理解和支持这个一直倡导和平的国度。”马克把这些年行走中国大地的所见、所闻、所感,写成了专著《东游拾趣》。书中除了他对生活的记录,还讲述了爱泼斯坦等老一辈国际友人和中国普通人的故事。

  2014年,经国家外国专家局组织的评审委员会评选,马克荣获中国政府“友谊奖”,这是中国政府授予来华工作外国专家的国家级最高奖项。北京市政府授予他2011至2013年度长城友谊奖奖牌。2015年,淮安市人大常委会决定授予马克·力文“淮安市荣誉市民”称号。面对这些荣誉,马克表现得十分谦虚,他说,希望自己能像爱泼斯坦一样,通过创作歌曲和出版书籍向世界展示一个真实的中国。

  马克说,他在中国从未感受到身处异乡所带来的“文化冲击”。和身边的广大中国人一样,马克也有自己的“中国梦”:在中国生活和工作,创作更多的歌曲,向更多人讲述中国故事。前不久,马克获得外国人在华永久居留证,这让他离梦想又近了一步。(郑苒)

【编辑:郭晓倩】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