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中华文化

华人摄影师热衷拍印象派影像 误以为是绘画(图)

2016年06月02日 14:29 来源:中国侨网 参与互动
字号:
摄影机就像是张玉卿的“第三只眼”,让她在映像中看到日常生活的精神面、梦幻面(新加坡《联合早报》)
    摄影机就像是张玉卿的“第三只眼”,让她在映像中看到日常生活的精神面、梦幻面(新加坡《联合早报》)

  中国侨网6月2日电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新加坡华人摄影家张玉卿的作品,像是进行中的故事,记忆中的光影。

  近日,新加坡艺术之家新开幕的一层展厅,展览了“光外:张玉卿摄影展”。这是首个由艺术之家在新空间内策展的展览,展出了张玉卿2008年至2012年间拍摄的25件作品。

  影像清晰是传统摄影艺术的基本要求,然而展出的所有影像都是朦的。从画作角度来看,不再是写实派,更像是印象派。很多时候不仔细看的话,会误以为是绘画。

张玉卿作品,通过车窗的雨迹拍摄越南顺化的街景(新加坡《联合早报》)
张玉卿作品,通过车窗的雨迹拍摄越南顺化的街景(新加坡《联合早报》)

  张玉卿受访时说,她在寻找现实光影以外的存在。摄像机就像是她的“第三只眼”,让她在影像中看到日常生活的精神面、梦幻面。她要超越的是视觉的,也是摄影的框架和条规。

  作品《禅》拍摄了越南顺化竹林空地上,在练习步行禅修的僧侣。绿色、紫色、蓝色、黄色等沉静的色彩在混杂中呈现出其清晰的一面——僧侣与僧侣、僧侣与大自然、僧侣与摄影者、僧侣与观者在影像的存在中,融为一体。

张玉卿另一摄影作品《禅》
张玉卿另一摄影作品《禅》(新加坡《联合早报》)

  张玉卿拍摄这组系列照片,将摄影机的快门速度调慢,让敞开的快门捕捉她在寻找的隐形世界。

  “我觉得这样的拍摄方式,通过摄影看到的还包括能量的气流、光的韵动。你可以感觉到整个生命的丰富色彩,充满了变化。”

  她手握相机,随着拍摄对象的移动而移动,在相互的身体韵动中,感受彼此的存在。“在韵动中,那些愿意出现的画面就会自然而然的出现了,并非我刻意制造。”

  张玉卿讲究拍摄中最原始、自然、不做作的状态。她不喜欢借助人造光,旅行摄影的途中几乎不带额外的器材,包括额外的镜头,喜欢一切从简。

  在挑选了照片以后,她会在颜色上做调整。“我人为地把色彩变得更鲜明,因为对我而言这是一个色彩爆炸的世界。”

  25张照片的拍摄地点包括泰国、越南、柬埔寨、以色列、摩洛哥、中国台湾与法国。她共花了超过半年的时间游走这些地区。

  有的照片透过车窗拍摄,留有水迹、雨迹。“我不想干涉拍摄中的状态,完全不,搅下车窗对我来说都是一种干涉。”(周雁冰)

【编辑:郭晓倩】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中华文化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