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华人传统木偶戏 从辉煌到没落再到重振(图)
中国侨网6月6日电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潮州铁支木偶的技艺早年从中国传至新加坡,进入上世纪80年代后开始日渐式微。近10年来,新加坡不同文化和艺术团体以不同形式,为这个传统戏开创了一片新天地。
先民到南洋谋生,同时将故乡的娱乐与技艺传播到南洋各地。木偶戏是曾在新加坡风靡一时的戏种之一。
新加坡早期流行的木偶戏有福建布袋戏、兴化提线木偶、海南杖头木偶、潮州铁支木偶与纸影戏,以及皮影戏等。
马来西亚的槟城、吉兰丹等地都有类似新加坡的戏班。相比之下,木偶戏在槟城的发展跟新加坡颇为相像,吉兰丹则融合了泰国与峇峇的特色,自成一格。
由于新加坡华人很大比例是福建和潮州侨胞,因此布袋戏、提线木偶和铁支木偶戏远较杖头木偶戏流行。其中,成立了近百年的“新赛宝丰班潮音”是活跃的潮州提线木偶戏班之一。
上世纪70年代的新加坡全面工业化,欣欣向荣之下,木偶戏班也度过了风光岁月。以“新赛宝丰班潮音”戏班为例,单靠木偶戏表演就可养活妻儿。可惜好景不常,上世纪80年代歌台崛起,成为一股新兴力量,传统演艺迅速走下坡路,从一个月连续演出十多天到一整年演出不足十场。木偶戏班还面临另一个困境:木偶不会老,讲方言的一代则逐渐老了。年轻一代不懂方言,加大了传承的难度,使得木偶戏发展情况更加每况愈下。
面对木偶戏发展困境,新加坡华人纷纷为传承传统出自己的一份力。2014年,新加坡华乐团通过“阿德下南洋系列之街戏风情”介绍了木偶戏。2015年,新加坡国家博物馆举办了有关铁支木偶的讲座。这些都是为了提高公众对传统艺术的认识,为传承这个传统戏种尽的一份力。
新加坡本地木偶剧团“猴纸剧坊”正迈入第八个年头,创业者何家伟是广东人,却传承了潮州铁支木偶的技艺。鉴于木偶颇沉重,把玩起来相当费力,何家伟和他的同伴们就想到一个改良的方法,即将铁支衔接到手肘而不是手腕。铁支比较短,运作起来就轻便多了。他们希望通过结合木偶、传统戏曲、现代音乐剧等不同元素,为这个传统戏种开创一片新天地。(李国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