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马丹州6个土生华人村可申遗 专家呼吁政府重视

中国侨网7月20日电 据马来西亚《南洋商报》报道,马来西亚工艺大学估计,吉兰丹州至少有6个土生华人村具备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条件。但是由于没有受到丹州政府及中央政府的重视,目前,独特的丹州土生华人文化与艺术,已经濒临没落。
据悉,这6个土生华人村,分别是甘榜沙卡、巴西马岗少、万捷甘榜峇鲁、仄伯华人村、浮罗卡查及实令。
该大学建筑系讲师林永隆受访时称,这些土生华人文化村具备“申遗”条件,但必须得到丹州政府和中央政府的合作才能达成,单靠私人界力量,仍是不足够的。
他说,上述土生华人村建筑物与地区,有“申遗”的条件,是人类创造力体现的经典之作,在某个年代或某种文化圈里对建筑、技术、纪念艺术、城镇规划、景观设计等的发展有巨大影响。
据悉,林永隆于去年6月率领马来西亚工艺大学63名学生前来丹州,考察了州内多个华人村庄,包括深入研究了12栋土生华人房屋,并撰写了建筑史料书,供后人研究。
林永隆说,土生华人建筑物与中国建筑物类似,即保有“一明两岸”,“明”就是指客厅,打开就要亮,而“岸”是指房间。
同时,他表示,这些建筑物若属于100年前建造的,无论是在结构或设计上都极具中国风味,不过,若是100年后建造的,建筑风格就逐渐趋于本土化,包括建筑材料也发生改变。
“这些土生华人建筑物都很珍贵,但很多人不以为意,没有多加保护,让许多建筑物开始毁坏,非常可惜。”
他表示,目前最重要的是,教育土生华人下一代,让他们多了解土生华人的文化、艺术与建筑物的价值,让他们照顾和保存祖先遗留下来的建筑物,不让它被时间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