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中华文化

杭州男子用镜头记录20多户在杭外国人生活

2016年08月04日 15:07   来源:钱江晚报   参与互动
字号:

  屠春扎辫子,戴眼镜。

  这个地地道道的杭州男人,善于用手中的镜头把故事讲得生动。

  这一次,他镜头对准的是一群生活在杭州的外国人家。从去年年底开始,屠春拍摄了一组名为“杭州人家”的照片,他拍了生活在杭州的外国人,以及他们的家庭故事。每户人家,他大约要花上两周的时间拍摄和记录,截至记者发稿,他已经拍摄了20多户家庭,并且还将继续拍摄下去。

  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屠春说,他想以这样的角度,把杭州展现给世界,和世界相连。屠春刚刚收到一个好消息,“杭州人家”入选2016中国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了。

  散落在衣架上的衣服,屋里洗衣粉的味道

  镜头里的“杭州人家”,像邻居一样亲切

  “事实上,当我提出要走进他们家时,男主人们都会伸出双臂,大方热情地表示‘来吧’,但有时候女主人们,也会有着和中国女主人相似的顾虑,家里房子比较局促、屋子有些乱,会不会让人见笑。”屠春说。

  这些人家中的外国人,来自不同国家,有不同的肤色。有喜欢咏春拳的德国人Tim Vukan、意大利的披萨厨师Stefano、中医学者意大利人Massimo Jamila等,但因为生活在杭州、喜欢这座城市的共同点,逐一走进了屠春的镜头。

  博兰,来自巴巴多斯的布里奇顿,是一名英文老师、跨媒体艺术家。

  她和她的家人都住在杭州,爱人在浙大光华法学院读书,孩子就读卖鱼桥小学,一家人住在舟山东路。

  这是屠春走进的杭州第一户外国人家,“进门前我很担心,语言沟通会不会有问题等等,诸多的顾虑一股脑地都涌上来。”屠春不自觉地往后仰了仰,右手捂着左胸口上,“当时心跳得厉害,手心直冒汗。”

  但博兰一家热情地将他迎进屋时,屋子里洗衣粉的味道、散落在衣架上的衣服、孩子在屋里奔跑欢笑……当这些熟悉而又亲切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时,进屋前的那些顾虑,很快就消失了。

  在屠春眼中,博兰一家人的生活都透着浓浓的杭州气息:餐桌上,他们会用中文交流,周末一家人会去坐水上巴士,去运河广场、信义坊这一带,喜欢中国菜,会去外婆家,也爱小龙虾。

  更让屠春感到惊喜的是,博兰儿子的杭州话说得也很接地气。“如果你转过身来,只是听他们说话,你肯定会和我一样,感觉这真的只是杭州一户很普通的家庭。”

  让他印象最深刻的是来自伊拉克的zena。zena初来杭州时才14岁,现在已是三个孩子的妈妈,在杭州他们找到了认同和归属。一次zena的小女儿在欧洲,有人问她:“从哪里来”。她回答说:“我来自中国”。

  热情的杭州邻居,慢节奏的生活

  爱上这座城,因为这里有家的味道

  恋上杭州这座城的原因,屠春镜头里的每个外国人,都给出了不同的答案,因为西湖,因为龙井茶香,但大多数人和Arianna一样,是爱上这座城市有家的味道,在这里你不会感到陌生。

  25岁的Arianna,中文名孟娜,来自萨尔瓦多,是一名留学咨询顾问,在杭州不到两年,中文说得相当流利。她在杭州的家,也进入了屠春的镜头。

  孟娜告诉钱报记者,她居住的小区几乎见不到外国人,“我就喜欢这里浓浓的杭州生活气息。”

  早上,孟娜就直奔小区楼下冒着热气的早餐铺,老板早已熟悉了她的口味;小区遇到邻居阿姨,“这段时间都去哪了,好几天没看到你了!”拖着行李的孟娜笑着答道,“去旅行啦!”

  这样简单的对话,都让孟娜觉得温暖,“几天不在就会有人记挂你,这不就是家的感觉吗?”

  孟娜说,“杭州是我的家,邻居、朋友就是我在杭州的家人,在这里我从来没有感觉到自己是外国人。”有一次,她去了西班牙,杭州就剩下她弟弟一人在家,因为忘记带钥匙进不了家门。孟娜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她的邻居阿姨,电话那头,阿姨非常爽快地答应帮忙。“杭州人真的非常热情!”她忍不住给她的中国好邻居点赞。

  除了有家的感觉,孟娜也很享受杭州的慢生活节奏。(段罗君)

【编辑:郭晓倩】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