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中华文化

歌剧《雷雨》首次走出国门 献演伦敦西区受欢迎

2016年08月12日 14:28   来源:文汇报   参与互动
字号:
当地时间8月10日,上海歌剧院《雷雨》剧组在伦敦大剧院进行彩排,图为周朴园和鲁妈。(游暐之
    当地时间8月10日,上海歌剧院《雷雨》剧组在伦敦大剧院进行彩排,图为周朴园和鲁妈。(游暐之 摄)

  伦敦西区,阿德尔菲剧院门前如龙的长队让韩蓬瞧着艳羡不已——羡慕这里剧目的世界顶尖水准,这两天最火的是今年在奥利弗奖评选中一举获得7项提名的音乐剧《长靴妖姬》;更羡慕此处良好的舞台剧环境,观看演出早已是伦敦夜生活太稀松平常的选择。现在,这位上海歌剧院的青年艺术家正同100多位同事一起,试图用演出来亲近他们心目中世界戏剧的中心场。

  当地时间8月11日至14日,上海歌剧院携原创歌剧《雷雨》献演英国国家歌剧院驻地伦敦大剧院,连演4场。华灯初上时,这出改编自中国戏剧大家曹禺同名作品的歌剧在老剧院鳞次栉比的伦敦西区发出中国声音,歌剧院党委书记范建萍措辞很谨慎:“算是一种敲门吧。”在她看来,此次伦敦行是院史上头一回以商业演出的形式走出国门,但作为小字辈的中国歌剧到世界舞台中央初试啼音,“仅仅是我们来敲门,有了进场发声的愿望与行动”,迈出第一步,等待此后的路。

  民族色彩是走进欧洲的亮色底板

  中国歌剧凭什么在世界舞台放声,尤其还是被称为“世界舞台心脏”的伦敦西区? 歌剧院艺术总监魏松归纳有两点:世界市场对高速发展的中国歌剧抱有好奇心,中国歌剧有自身独特的民族亮色。

  在欧洲经济普遍不景气的环境下,不少歌剧院生存不易。恰恰相反,古典乐迷的日益增长、企业对文化形象塑造的重视,以及政府对提升市民文化素养的加大投入,使得中国歌剧在世界上的地位稳步提升。今年上半年,上海歌剧院的票房收入比去年同期上涨126%。大环境使然,中国歌剧走上前台水到渠成。去年底有国家大剧院《骆驼祥子》赴意大利巡演,如今则是上海歌剧院在伦敦下一场“雷雨”。

  指挥张国勇和歌唱演员韩蓬都参加了最近两次中国歌剧的欧洲行,他们和魏松不约而同提到“世界歌剧的中国式表达”——在西方交响乐制式的乐音体系中,在西方经典的舞美风格里,融入中国的民族特色。《骆驼祥子》里三弦声音一起,就是老北京的风土人情;《雷雨》中作曲家莫凡加入琵琶、二胡、板鼓等谱出的音乐片段,都带有分明的中国文化烙印。魏松说:“这就是民族音乐的色彩,融于整个西洋乐的制式中,但能点亮全剧。”

  国际经验是亮嗓之余的重要收获

  要去歌剧演出的高地亮嗓,艺术上的打磨必不可少。从1998年初稿问世,到2001年音乐会版《雷雨》首演,再到此后的华乐版、舞台版、校园版、沙龙版,十几稿的修改和润饰,加之曹禺名著持久的魅力,可以说,《雷雨》已成上海歌剧院建院60周年以来相当成熟的原创歌剧代表作。而近大半年导演查明哲对演员的反复打磨,更让该剧的艺术完成度提升台阶。

  在伦敦演出计划启动初期,主创们关心最多的就是西方观众能不能接受中国歌剧,他们能看懂吗?因此,上海歌剧院、上海大剧院艺术中心连同此行赞助商上汽名爵通过各自渠道来为中国歌剧摇旗呐喊。《雷雨》的作曲莫凡与上海戏剧学院的荣广润教授分别代表歌剧院和上海大剧院艺术中心提前赶往伦敦,向欧洲的年轻人普及中国歌剧、中国戏剧的发展历程。赞助商则仰仗英国本土品牌的资源,前置性地铺设广告。

  尽管前期做足了准备,但整个商演运转过程中还是充满了中外在歌剧市场中不同的操作理念。比如,中国的院团该怎样聪明地在海外的固有演出季里见缝插针抢到个好档期,海报的设计感对演出成功与否有多大推动力,票版的设计怎样在观众对价格的敏感度和现场上座率之间取得平衡,一部新剧目要介绍给西方观众该踩着怎样的时间节点做宣传才能事半功倍……

  范建萍说:“看到的国际经验很多,走的弯路也不少,但这些都成为下一次‘走出去’的宝贵积淀。”(王彦)

【编辑:郭晓倩】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