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中华文化

火遍欧洲艺术圈的中国剧团 为什么是“小百花”?

2016年08月16日 15:11   来源:钱江晚报   参与互动
字号:

  “昨刚返,时差中排练,这群女孩是特殊钢材制成的。”8月11日上午,茅威涛发了这样一条朋友圈。

  伦敦时间7月23日晚上19点(北京时间7月24日凌晨2点),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新戏《寇流兰与杜丽娘》在伦敦孔雀剧院全球首演,并由此开启英法德奥四国22天的巡演。

  小百花用这样一次大规模的全球巡演,这样一部让莎士比亚和汤显祖对话的新戏,站在了世界戏剧的舞台上。

  这是第一个利用新媒体方式,22天直播巡演所有过程的中国剧团。仅英国一站,点赞超过21万,观众超过8000人。

  7月26日和28日,茅威涛越剧电影《梁祝》分别在伦敦和巴黎献映;8月4日起,德国8个城市的Cinestar影院同时放映这部电影,并在德国16个城市进行百场献映。这是中国戏曲电影首次在海外的大规模商业放映,也是中国文化走出国门的大胆尝试。

  7月26日,小百花团在皇家莎士比亚剧团的天鹅剧场,展示了《寇流兰与杜丽娘》片段。这是近十年来第一个在皇莎做文化交流和表演的中国剧团。

  同一日,全团走进莎士比亚故居,在莎翁家的后花园表演《寇流兰与杜丽娘》片段。这是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在莎士比亚家门口演出的中国剧团。

  完成了这些事的,为什么是浙江的“小百花”?

  英国演员受到震动

  《寇流兰与杜丽娘》总制作人之一李东说,在今年纪念莎士比亚和汤显祖逝世400周年的活动中,以致敬为契机,创排一个全新的戏,只有小百花承担了这件事。

  而把首演放在伦敦,更需要极大的勇气。

  “小百花干了一件不一样的事儿,全球首演,敢于放在伦敦西区的主流剧场——孔雀剧院,还在淡季七八月,做卖票商演。”李东说。

  首演现场,除了泰晤士报、卫报等英国主流媒体,英国国家剧院、英国国家歌剧院、《战马》中文版英方制作人等英国戏剧界的大佬,都坐在了台下。

  “你们一登场,我的鸡皮疙瘩就出来了。第一个动作砸椅子,我没想到。这一下子就把戏剧矛盾的质点达到了。”英国国家剧院行政总监Lisa Burger说,“这对英国演员是一种‘威胁’。”

  “直逼心脏”的自信

  1930年初,梅兰芳率领剧团去美国演出。这是中国京剧首次在美国舞台上出现,也是梅兰芳剧团第三次到国外去演出。

  梅兰芳的赴美,可以看成是一次文化传播。自梅兰芳之后,中国剧团出国交流的频率,越来越高。但当我们从梅兰芳的“输出”开始梳理,直到小百花此次“输出”时,你会发现,它发生了变化——不是把中国的一个戏,介绍给西方,而是到莎士比亚家里演他的作品。用郭小男的话来说,这是“直逼敌人心脏”。这其实,是一种文化自信。

  中国戏剧的眼格,中国戏剧发展的先进性,在小百花此次欧洲巡演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种文化输出的两极性,一种,是我拿我的东西给你看,一种,是我拿你的东西来看我。

  小百花显然做到了第二种。

  这样一次东西方的对话,是小百花经过十多年思考和准备后的集中爆发。

  从2006年的《春琴传》开始,小百花开始有意识地接触域外题材,到《春香传》、《江南好人》,再到《寇流兰与杜丽娘》,日本的,韩国的,布莱希特的,再到莎士比亚的,小百花的团队,很自然地完成了国际化技术对接,走入了世界戏剧的格局中。

  “这些年,做这些事的目的,就是为了让这个剧种发展,更大地域地传播,获得观众。这个戏,实现了关于越剧能不能成为一个国际剧种的规划。”郭小男说。

  一个地方剧种生存的探索

  浙江小百花团并不是第一个将莎士比亚融入越剧的越剧团。1986年,上海越剧院三团进行了一次尝试,将莎士比亚的剧作《第十二夜》搬上越剧舞台。就算现在看来,也依旧先锋。

  “如果我也改一个《罗密欧与朱丽叶》,人家只是来看看你改得怎么样,角度会很审慎,像师傅来看徒弟。”郭小男说。

  所以,郭导认为,戏剧是世界的,越剧应该以浙江这个点,向世界戏剧研发、学习、发展,形成一种可以对接的形态。如果让越剧跳出才子佳人的定位,它在舞台上的张力,是没有限定,没有边界的。“如果有人问我,我可以说,小百花做好了准备,去迎接世界上任何一个戏剧家伟大的作品。”他说。

  “去一趟,再回来。”茅威涛想的,并不是这样一趟“归途列车”,而是关乎一个剧种一次巨大的向外输送的文化事件。

  “中国戏曲剧种生存方式的尴尬在于,大家都在守着各自的根,所谓‘非遗’的不可比拟性,但似乎是越守越小,越来越重复。”

  郭小男说,“任何一个剧种,每做一件事,都在自救。这代人没了,如果没有给他企及新的高度,下一代人怎么办?”

  小百花在进行的,是一个中国地方剧种自救的探索。它让中国越剧和当代剧场艺术,看到了一个可以开发的未来,更为中国戏剧的发展,留下了一个可研究和讨论的话题。(马黎 夏茂恬)

【编辑:郭晓倩】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