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中华文化

白露节气养生方法:防凉燥 注意脾胃等调理

2016年09月08日 16:26   来源:法制晚报   参与互动
字号:
(资料图:中新网记者
(资料图:中新网记者 金硕 摄)

  法制晚报讯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诗经此句正是对白露时节的好写照。白露是一年中昼夜温差最大的一个节气。白露以后,气温开始下降,天气转凉,地面的水汽结露也开始增多了。这个时节,人体脏器如果虚弱,再受到温差和燥气的影响,就容易出毛病。

  白露时节如何预防疾病以及如何养生?北京中医医院专家孟广松在接受《法制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白露以后凉燥就更加明显,要注意防凉防燥。另外秋天的外燥容易影响肺,肺脏本身和肺脏所关联的器官容易出现不适症状,要注意调理,出现疾病及时就医。

  白露后凉燥更明显 注意脾胃等调理

  孟广松介绍,秋季一共有六个节气,分别是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这六个节气共同的气候特点就是燥。

  其中,立秋、处暑和白露这三个季节属于初秋,温度还比较高,和燥气结合在一起,在中医上就称之温燥;秋分、寒露、霜降这个三个节气属于晚秋,燥气和寒气结合在一起称之为凉燥。白露以后,凉燥就更加明显。所谓的“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就是说天气越来越冷,要注意休息,防凉防燥。

  孟广松说,中医上脾胃、肺、大肠这些脏腑主要负责调解人体内的燥和湿,“燥和湿是一对相反的气,湿多了就是湿气,再多就是湿邪;湿少了就是燥气,再少就是燥邪。”孟广松表示,如果脾胃、肺、大肠的功能异常,就会导致身体燥湿调节异常。

  “再加上自然界的气候特点,比如现在秋天是燥气,加上体内燥邪,外因和内因共同作用,就会导致疾病。”孟广松表示,秋天的燥气和夏天的湿气一样,是自然界正常的气候,而人体也是小的自然界,也存在正常的湿气和燥气,“如果是燥邪,即是湿气太少了,就会导致生病。”

  肺脏喜润不喜燥 应适量运动注意饮食

  孟广松说,肺脏有一个特点:喜润不喜燥,中医上称之为“娇脏”,“由于我们的肺脏对燥和湿的变化最敏感,而且还喜润恶燥,所以在秋天的外燥容易影响肺,就会出现肺脏本身的问题,及肺脏所相关的器官也会出现不适症状。”

  孟广松解释称,肺本身如果出现问题,比如感受到了燥邪,气管就容易出现咳嗽。此外,还会出现一些与肺脏相关的器官问题,“比如肺主皮毛,皮肤就容易出现干燥,肺开窍于鼻,就出现鼻子干燥、痒,甚至流鼻血;肺与大肠相表里,就会出现便秘等。”

  在孟广松看来,秋季养肺,如果是身体健康的人即平和体质的人,脏腑功能强大,可以很好地自我调节体内的燥湿环境,来适应外界秋天这个燥气的气候,不用特殊注意,只要规律生活,适量运动,注意饮食就好。

  “如果身体上有一点小不适,也可以在饮食上多吃些白色的食物(白色入肺经),比如百合、银耳、梨、藕、莲子等,进行食调就好。如果真的出现疾病症状了,就需要找中医生系统全面的诊治,望闻问切以后根据人的不同体质进行用药调理。”孟广松说。

  秋季养生注意事项

  衣:中医有“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的说法,也就是说白露节气一过,穿衣服就不能再赤膊露体了。另外,白露之后天气冷暖多变,应及时添加衣服,否则极容易患上感冒,而支气管炎、哮喘等慢性病患者也容易诱发或加重病情。

  食:白露以后燥气明显, 多喝粥对于防秋凉、抗秋燥有很好的效果。进食不宜过饱,以免增加肠胃负担导致胃肠疾病。此外,秋季应多吃一些生津止渴、润喉去燥的水果,如梨、甘蔗等,会使人感觉清爽舒适,但脾胃虚寒者一定要将其煮熟后食用。另外,秋季来临,应适当的补充些优质蛋白,养护好脾胃,为冬藏做好准备。

  住:白露是一个表征天气转凉的节气,日夜温差较大,若下雨则气温下降更为明显,因此,要注意早晚添加衣被,不能袒胸露背,睡卧不可贪凉,所谓“白露勿露身,早晚要叮咛”正是说明这个道理。

  行:虽然秋天比较适合户外运动,但白露季节选择运动项目应因人而异,量力而行并持之以恒。老年人可散步、慢跑、打太极拳、自我按摩等;中青年人可跑步、打球、跳舞、爬山、游泳等。在进行以上运动锻炼的同时,还可配合一些“静功”,如呼气、闭目养神,做到动静和谐。

  情:由于肺对应于五志中的悲,秋天花草树木开始凋谢,人们易于悲伤。因此白露过后要保持愉快的心情。中医认为笑能宣发肺气,调节人体机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笑可以使肺吸入足量的清气,呼出浊气,加速血脉运行,能使心肺的气血调和。常笑还是一种健身运动,能使胸肌伸展,增大肺活量。(周超)

【编辑:郭晓倩】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