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中华文化

一位澳门土生葡人的“兔子灯”情结(图)

2016年09月18日 08:50   来源:北京晚报   参与互动
字号:
/

  又到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赏月、吃月饼、看花灯、猜灯谜,是澳门人过节的传统习俗。今年的澳门花灯节在南湾湖畔举行,中西风格混搭的“兔子灯”展览引来市民和游客纷纷驻足。

  这些兔子灯是由澳门文化界知名人士、建筑师和画家马若龙,与澳门本地以及北京的多名艺术家共同参与设计的。类似的兔子灯展览,自从2009年起就在澳门举行,成为当地一道文化风景线。

  马若龙1957年出生于澳门,是土生葡人,毕业于葡萄牙里斯本大学建筑系获硕士学位,随即往德国修读都市重整规划学科,同样获硕士学位,随后在瑞士学习环境工程并在里斯本美术学院修读艺术课程。1983年回澳,参与各项文化活动,包括参与制作澳门电视广播有限公司的文化性节目,为杂志作插画,他对艺术、建筑、文物及文化有关的评论文章分别在澳门、内地、香港及葡萄牙等地发表。自回澳后,他自著或合著的作品共有四部,分别以葡文、中文及英文出版。1987年起任《文化杂志》副总编辑及美术编辑,同年获澳门总督颁发文化功绩勋章。1989年至1992年间,出任澳门文化司署司长。1976年举办首次个人展览,作品包括绘画、素描及版画。他一直广泛参与澳门、葡萄牙、德国、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印度、比利时、中国内地、韩国、日本、台湾及菲律宾等地的美术个展及联展。1985年获“第二届全澳门书画联展”创作奖;1987年获“第四届全澳书画联展”西画组冠军;1993年参加首届“澳门造型艺术双年展”获素描组冠军;1995年第二届“澳门造型艺术双年展”雕刻组亚军。为澳门文化体、现代画会创会成员,当选首任主席为今,以及分别担任澳门多个文化团体的负责人或顾问等职,并获聘为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

  马若龙除了建筑和绘画,对中国传统诗词也有涉猎。2010年上海世博会澳门馆的外形是马若龙以“玉兔宫灯”为蓝图,并借鉴了传统手工艺兔子灯笼设计的。

  “我设计兔子灯的原因非常简单,这种灯笼从我儿时在澳门就非常流行,每年节日都是如出一辙,一直到我女儿小时候,还是这个样。我就想设计出带有西方风韵的兔子灯。”马若龙用一口地道的广东话解释道。

  在他看来,兔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具有美好的寓意,既是十二生肖之一,也与人类的生命和希望有所关联。在西方,兔作为复活节的象征之一,代表着丰富的生命力。因此马若龙就在传统兔子灯的基础上,加上西方现代艺术常用的强对比色,例如将正红、海蓝和草绿这三种鲜明的颜色搭配在一起,设计出一个带有西方风韵的兔子灯笼。

  很多年轻一代的设计师把马若龙的兔子灯改变得更有时代气息与澳门特色。他们在传统的兔子灯上大胆着色,创造出更加“非传统”的兔子灯。其中一只灯笼用荧光色做底色,用抽象画法把澳门中区的建筑特色画在兔子身上,在夜空中恰好与远处的城市灯光融为一体。

  “澳门是真正的中西文化并存的城市,这也是为什么有很多人像我一样,在外国读书之后又回到澳门工作。澳门是历史文化名城,也需要当代文化新的元素。这些从国外回来的人们就是澳门发展最好的新鲜动力。”马若龙说。

  澳门有着400多年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沉淀,在街头经常可以看到高鼻深目白皮肤的土生葡人说一口地道的广东话。他们既认同葡萄牙文化,又视澳门为自己的家乡,马若龙就是其中的代表。

  “我爱澳门,因为这里给了我很多设计灵感,例如葡式建筑、中式建筑、葡国菜、粤菜等,这些生活中的元素都深深影响着我。”他说。( 杨悦苒 王晨曦 )

【编辑:郭晓倩】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