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华人博物馆举办中餐展 讲述中餐旅美记

中国侨网10月8日电 据美国《侨报》报道,美国华人博物馆2016年的秋季展览“酸甜苦辣:中餐旅美记”于10月6日开幕,展期将至2017年3月26日。该展邀请了三十多位华裔及亚裔厨师分享他们的个人故事,并通过对他们中式菜肴的定义和诠释,来挑战美国当今对中式饮食的既有印象。
开幕前,华博馆举行了预展,多位名厨来到现场。馆长姚南薰表示,中餐已经成为美国文化的重要元素,也为不同时代和族裔的人搭起桥梁。从第一个华人移民踏上美国土地的那一刻,中式小吃店就一直是在新家园建立新生活的基石。华人移民敞开了自家厨房大门,使华人成为当地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酸甜苦辣:中餐旅美记’是一个极具开创性的展览,它展现了中式烹饪细致复杂的纹理,也娓娓道来华人在美国落脚、扎根、开枝散叶的历程。”
她说,“酸甜苦辣”将引领观众进入一场围绕着华人饮食文化的对话,诸如中式菜肴作为实验创新的平台、对菜品正宗的思索、海外移民生活的生存之道,以及华人文化的缩影等等。该展览将以口述历史为主轴,以多媒体影像装置交织出中餐在美国错综复杂的故事。
预展期间,博物馆为每一位参展厨师及十八种烹饪菜系特制了陶艺作品,来表现每个厨师的故事、灵感来源、记忆。通过这些陶艺品,参访者可以体会到每位厨师的烹饪风格及其生活经历。
据介绍,中文的“酸甜苦辣”一词在表达中式菜肴追求味觉平衡的同时,还用来描述人生际遇的千百滋味。展览中纵横交织的故事,是这些厨师丰富多样的移民经历、饮食记忆、最钟爱的菜肴和烹饪灵感。这些故事决定了他们对烹饪及自我身分的定义,同时也引领观众进入一个关于饮食文化如何形塑在美华人,乃至个人身份认同的讨论。
博物馆策展人兼展览部主任谭海俊说,饮食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在美国各地,中餐的概念仍在家庭和餐厅的厨房中不断被重新定义。这个展览其实就是一个饭桌上的对话,与这些当今最受瞩目的厨师,包括米其林星级餐厅的主厨到传承家族食谱的厨艺爱好者,聊一聊中式菜肴对华人而言是什么,以及中式饮食如何成为华人身份认同的一部分。
展览期间,博物馆还举办一系列的相关活动、公众节目、亲子活动、社区导览和展览解说。(叶永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