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中华文化

渐受瞩目的中国当代文学在法国的传播之路

2016年10月13日 11:05   来源:中国文化报   参与互动
字号: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法国人渴望了解当代中国。由此,法国出版社争相出版新作品,尤其是“新新作家”的作品。中国当代文学在法国渐受瞩目,正与拉丁、日本及北美文学并驾齐驱。在中国当代作家中,莫言最受法国评论家和读者青睐。他的大部分作品都得到了翻译,包括9部长篇和若干短篇小说集。

  出版社大力推动

  在法国,推介中国当代文学力度最大的出版社当属毕基埃出版社。该出版社可以被看作是中国现当代文学走向欧洲的窗口。一般情况下,在毕基埃出版社出版一位中国当代作家的作品后,英文版就会较快跟进。该社至今已出版92部中国文学书籍,其中60余部是当代作品。如陆文夫的《美食家》、莫言的《透明的胡萝卜》、余华的《世事如烟》、格非的《褐色鸟群》等都是通过毕基埃出版社走向了法国图书市场。该社总裁菲利普·毕基埃致力于推广中国文学,书籍选题多由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比较文学学者胡可丽帮助确定,她对中国当代文学思潮有着广泛的了解。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出版社是中国蓝出版社。该社由热衷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翻译家安博兰于1994年创立,先后策划出版了沈从文、刘心武、冯骥才、格非等作家的作品。2010年,中国蓝出版社被伽利玛出版社收购,继续推出“中国蓝系列丛书”,出版了包括韩寒在内的年轻一代作家的作品。2015年至2016年,“中国蓝系列丛书”出版了刘震云、慕容雪村、曹寇和周梅森的作品。中国蓝出版社不是以出书数量取胜,而是以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独特介绍见长。其推出的130多部作品中,当代文学作品占了120部。

  其他几家综合性的出版社也设有相关的系列丛书。如南方书编出版社的“中国文学系列”,10多年来已向法国读者介绍了张辛欣、莫言、扎西达娃、池莉、余华等当代作家。弗拉马里翁出版社则有巴黎高等社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阿兰·佩罗贝主持出版的“远东文学丛书”,这套丛书别具一格之处在于对长篇小说的翻译。

  精准翻译助力传播

  在中国文学走出去的过程中,翻译是重要环节,莫言能够进入西方特别是欧美主流文化的视野,翻译家、出版商的翻译推广至关重要。在法国,中国文学作品的译者大都是法国汉学家或法国的大学、中学的汉语老师。

  诺埃尔·杜特莱,艾克斯-马赛大学的汉语言文学教授,翻译了阿城、高行健和莫言的作品。他翻译的莫言的《酒国》于2000年获得了法国翻译文学奖——儒尔·巴泰庸外国文学奖。何碧玉,法国国家东方语言与文学研究院的汉语文学教授,翻译了池莉、毕飞宇、余华等作家的作品。佩许纳翻译了许多中国女性作家的作品,如张辛欣和张爱玲。多产译者林雅翎翻译了莫言、阎连科等作家的作品。此外,知名的译者还有尚德兰、阿妮·居里安等。

  也有少数中国译者参与翻译工作,他们一般与法国人开展合作。比如李治华与雅克琳娜·阿蕾扎伊翻译的白桦的《妈妈呀,妈妈!》,伊萨贝尔·毕蓉与王建宇翻译的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

  法国的女性译者占多数。近30年来,有55位女翻译者翻译了190部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32位男译者翻译了115部作品。女译者居多,必然会影响作品的选择以及译稿的行文风格。因此,近年来,反映女性思想和生活的中国文学作品常见于法国出版市场。

  图书沙龙促进交流

  在法国有两家书店专门为读者提供中国书籍,它们是凤凰书店和友丰书店。凤凰书店建于1964年,2009年荣获法国文化部颁布的“独立参照书店”称号。这家书店开展了众多文学活动,促成了很多中国作家与法国作家和读者的相遇与交流。书店于2014年被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收购。

  友丰书店建于1976年,目前在巴黎有两家分店。读者可以在这里找到图书的中文版和法语译本。友丰也有图书出版业务,出版了大量与中国文化相关的著作。

  图书沙龙是传播中国文学的重要形式。巴黎图书沙龙是最具影响力的国际书展之一,自1981年创办以来,每年举办一次,每次设有主宾国,重点推荐该国的文化、图书及作家。2004年的中法文化年之际,有26位中国作家赴巴黎参加中国文学沙龙。正是在这次活动上,毕飞宇得到了法国编辑的青睐,此后,他的作品陆续在法国出版。由查尔斯·裴央翻译的《平原》于2010年获得了法国的外国优秀图书推荐奖。毕飞宇作品的外译就是从法国开始的,西班牙和土耳其语的版本都是由法语版本转译而成。2014年中法建交50周年之际,中国第二次成为巴黎图书沙龙的主角,20余名中国当代作家赴巴黎参展交流。

  电影翻拍扩大影响

  在文学界和出版界,文学奖项始终是影响市场和读者选择的重要因素。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数名作家获得了法国的文学奖项,对中国当代文学的传播有着巨大推动。除上文提及的莫言和毕飞宇作品获奖外,徐星于1995年入选由《新观察家》评选出的世界240位杰出小说家,贾平凹于1997年获费米娜外国文学奖,余华2008年获最佳外国图书国际通讯奖。

  电影和文学相辅相成,从90年代以来,以张艺谋为首的中国导演创作出了一系列蜚声国际的电影作品,受到各大国际电影节——尤其是法国电影节的青睐。苏童、莫言、余华作为小说海外译介前三名,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的作品都曾被张艺谋改编成电影,并获得国际电影大奖,如改编自余华小说的《活着》获得第4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审团大奖等。

  近年来,由中国文学作品改编成电影的模式仍在继续。2005年由关锦鹏导演根据王安忆小说改编的《长恨歌》,2007年由李安导演根据张爱玲小说改编的《色戒》,2010年和2011年张艺谋分别根据艾米和严歌苓小说改编指导的电影《山楂树之恋》和《金陵十三钗》,2014年由娄烨导演根据毕飞宇小说改编的电影《推拿》等纷纷走入法国观众的视野。电影的成功往往持续引发法国民众对于小说原著的兴趣,从而推动中国文学在法国的译介和发展。

  在法国,汉学圈、作家、比较文学学者、中国文学和文化的爱好者、在法华人和汉语学习者,他们对中国文学的关注,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文学在法国的发展。同时,中国当代文学还走进了法国大学的课堂,如巴黎东方语言学院和巴黎七大均设有中国当代文学课程。(尹丽)

【编辑:郭晓倩】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