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中华文化

当代昆曲上海首演 中英文原著台词“乱入”(图)

2016年10月14日 11:15   来源:文汇报   参与互动
字号:
昆曲演员张军分饰掘墓人、亡灵、奥菲利亚、哈姆雷特四个角色,跨越昆曲生、旦、净、丑四大门类。(叶辰亮
    昆曲演员张军分饰掘墓人、亡灵、奥菲利亚、哈姆雷特四个角色,跨越昆曲生、旦、净、丑四大门类。(叶辰亮 摄)

  一边是有着600年文化沉淀的昆曲,一边是莎士比亚400多年前“生存还是死亡”的终极拷问,上海张军昆曲艺术中心将二者结合在一部名为《我,哈姆雷特》的当代昆曲之中。该剧作为第十八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委约作品,在昨天(13日)首演于中华艺术宫。东方的手眼身法步,演绎西方戏剧经典?出品人兼主演张军,以一场长达75分钟的独角戏试图让东西方文化同台对话。

  戏还未上演,舞台上升起薄雾,一支4人制的乐队奏响悠扬乐音,间以低声吟唱。身着蓝衣的张军道出“哪个哀吟,惊落流星”的感慨。剧中,他一会是带着髯口的已故父王,一会是黏上胡须的掘墓人,一会是身披柔纱的奥菲利亚,不过更多的时候,他就是踌躇犹疑的王子哈姆雷特。

  没有幕间休息,张军在舞台上通过少量道具,和行当变化完成多个角色转化。比如,掘墓人以丑行应工,讲一口苏白;而奥菲利亚则是闺门旦,一段带着哈姆雷特赏花的戏,则是脱胎自《牡丹亭》中的《游园》一折,编剧罗周还特别用了原作的一句经典:“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没有下场的机会,张军常常需要在一个蹲下转身间完成人物变化。一场戏中他变身掘墓人时,需要在几秒钟内完成吸汗、喝水、戴鼻卡、挂上腰包、把袍襟扎进腰间、拎起酒壶等一系列动作。张军说:“既要通过标志性的装束、身段、唱腔的变化方便观众辨识,同时希望动作流畅不露痕迹。比后台的赶妆还要提心吊胆。”

  在音乐上,该剧邀请作曲家金复载操刀运用大提琴、笛子等多种东西方乐器。而唱腔设计部分,张军请来老师顾兆琳把关,希望回归昆曲正统,比如父王亡魂企图带走哈姆雷特时演唱的《四门子》等曲牌都是传统的昆曲曲牌。

  不过,带给观众更大冲击的,并非昆曲,而是舞台上更为现代、西方的表达。没了一桌二椅,取而代之的是舞台四周立起十数根高杆,上面悬置一把椅子,有的坐着人偶,有的则是空的。在演出结尾,从椅子上方有几股细沙倾泻而下,不知道还以为看的是当代装置艺术的展示。台词上,在演出首尾,还“乱入”了英文原著的台词。而另一部分台词,又是以普通话念出。

  面对这些处理,记者忍不住向主创发问:“不担心这样不够昆曲吗?”导演李小平解释,要的就是这种“乱”,他希望用这种方式呈现当下时代文化交错对话的“乱码”感。他说:“讲一个完整的丹麦王子复仇的故事不是我们的第一目的,体现中西文化上的对话,实践中从作品内涵到表现形式的冲撞与交融,才是这个戏追求的真正意图。”

  尽管这部《我,哈姆雷特》非常先锋,可张军更愿意将其定义为“当代昆曲”而不是“实验昆曲”或者是“小剧场昆曲”。时间往回拨一点,这个“当代”也被他用来定义《春江花月夜》。只是眼下,不论是打破镜框式舞台,还是舞美的当代艺术色彩,以及中英文对白,都比 《春江花月夜》的步子迈得更大———在汤显祖和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之际,《我,哈姆雷特》与其说是“400年来的舞台拷问”,不如说是当代戏剧人“不得不面对的人生课题”。(黄启哲)

【编辑:郭晓倩】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