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中华文化

源源不断地补充“新人,非遗才是“活”的(图)

2016年10月27日 09:53   来源:河南日报   参与互动
字号:
南阳师院的学生在大调曲联谊会上伴奏。
南阳师院的学生在大调曲联谊会上伴奏。

  国内能弹唱板头曲、大调曲的艺人只有约200人,且都是65岁到85岁的老人。

  原有千余首的大调曲如今可以传唱的只有百余首,会弹奏板头曲的更是屈指可数。

  河南板头曲与大调曲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濒临灭绝的现状让人焦心,对板头曲、大调曲的抢救、保护和传承迫在眉睫。

  2015年,南阳师院成功申报国家艺术基金项目,河南省全部参与申报人才培养的项目中,只有两项获得正式通知,其中就包括南阳师范学院的河南大调曲、板头曲青年人才培养项目。可喜的是,2016年,20名学员载着满满的收获圆满结业,为中国非遗传承增添了些许年轻的面孔。

  南阳师范学院党委书记黄荣杰认为,高校在重视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首先要提高传承能力,要源源不断地补充“新人”,才能保证非遗一直成为“活”的。

  传承遭遇断层——大学肩扛人才培养大任

  “大调曲除了南阳偶尔还能听到,外面几乎已经没了踪影!”70多岁的河南板头曲省级传承人张家华一声叹息。

  今年已86岁高龄的黄天锡是大调曲国家级传承人,他更是忧心:“都这把年纪了,唱不动了,真想把老祖宗留下的这点好东西传承下去。”

  很多传承人像他们一样,已到耄耋之年,他们的“凋零”更让非物质文化遗产遭遇“寒冬”。如今,国内能弹唱大调曲和弹奏板头曲的艺人寥寥无几,且都是65岁到85岁的老人。更令人担忧的是,各人会的曲子不一,有可能因为一位老艺人的去世,一首曲子就永久失传。

  为此,南阳师院主动担负起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任。2009年,南阳师院便开设地方曲艺和板头曲课程,特聘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宋广生、黄天锡为客座教授,板头曲和大调曲第一次走进大学课堂,至今已培养4届本科毕业生,其中有6人考上研究生。

  2015年1月,南阳师范学院开始筹划申请国家艺术基金——河南板头曲、大调曲青年人才培养项目。

  2015年6月,国家艺术基金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盲选,共申报4402项,第一轮评选结果出来,70%的参选者被淘汰。经过复选,最终通过审核并全国公示的项目仅占全部公示项目的9%,河南省全部参与申报人才培养的项目中,只有两项获得正式通知,其中就包括河南大调曲、板头曲青年人才培养项目。

  正如中国曲协党组织成员黄群评价:“曲艺教育是曲艺发展的必由之路,高校进行曲艺教育是历史的责任,南阳师范学院接过了这一重任。”

  广发“英雄帖”一批青年传承人脱颖而出

  2015年10月,项目获批后,南阳师院师生顾不上庆祝喜悦,便开始广发“英雄帖”,面向全国各个院校、专业院团招收具有一定专业基础的高素质学员。经过严格的初试和面试,20人被成功录取,他们最小的只有20多岁,年龄最大也不超过45岁,且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高校教师、研究生和专业院团演奏员。

  为使该项目顺利推进,南阳师院组建了具有高学历、高职称、高技艺的授课团队。其中,聘请中国音乐学院教授肖剑生、中国古筝演奏家王中山为客座教授,河南板头曲国家级传承人宋光生、大调曲国家级传承人黄天锡、河南板头曲省级传承人张家华、南阳师范学院冯建志教授、刘阳教授等为任课教师。

  同时,学校还有数万册的专业图书、两万平方米的专业教学楼,特色教学办公室、音乐厅、排练厅、多媒体教室等,可供授课所用。授课内容除了古筝、三弦、琵琶等器乐演奏和板头曲、大调曲伴奏外,还有大调曲艺术、板头曲欣赏等理论课程,做到了技艺训练和理论提升、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

  为提高学生们的实践能力,南阳师院安排大调曲老艺人到培训班为学生示范演唱,带领学生到邓州、内乡等地与老艺人切磋技艺。哪里有大调曲活动,他们就到哪里去,从不放弃任何一个专业提升的机会,“这样的场面已经十几年都没见过了,更何况有这么多年轻人能够弹唱,大调曲、板头曲后继有人了!”黄天锡感动得直落泪。

  今年5月,南阳师范学院受浙江音乐学院和中国美术学院的邀请前往演出,河南大调曲、板头曲征服了在场专家,在大学生中间引发强烈反响。演出还吸引了上海音乐学院、南京艺术学院、浙江师范大学的老师、学生专程前来观看。

  南阳师范学院副院长阚云超深有感触地说,通过项目的开展,为国家培养了一批板头曲演奏、大调曲伴奏人才,吸引了一批中青年参与到大调曲队伍中来,大大改善了队伍的年龄结构,将为板头曲、大调曲的保护传承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刁良梓)

【编辑:郭晓倩】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