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中华文化

东莞花甲老人自筹百万元建藤草文化博物馆(图)

2016年11月04日 09:06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藤草文化博物馆内,一名手工艺者正在编织花篓。
藤草文化博物馆内,一名手工艺者正在编织花篓。 吴珂 摄

  “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雄鹰展翅飞,哪怕风雨骤,革命重担挑肩上,党的教导记心头……”走进东莞黄江镇在建的藤草文化博物馆,一位老匠人一边哼着歌曲,一边用藤草编织花篓。

  日前,这家由黄江镇企业家叶林波个人筹资开办的博物馆刚一对外开放,就吸引了不少前来参观的村民,人们在这里不仅能看到各类藤草编织的家具、农具,还能置身于五六十年代的家庭布置中。

  从建国前的人力水车、打禾机到“大跃进”时的犁耙,再到文革时期的藤床、鞋篓、缝纫机,参观者仿佛穿越时光隧道,回到了农耕岁月。

  多年愿望终成现实

  今年3月,叶林波刚刚卸下黄江镇民营办副主任的担子就忙活起来,他要为自己多年的愿望——开办一个“藤草文化博物馆”而努力。

  “很多年前就有这个想法了,现在儿女正式接管工厂,终于可以专心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了。”一说起藤草文化,叶林波就打开了话匣子。

  藤草作为一种草本植物,广泛生长于南方山区,因其根茎柔软坚韧而成为古代家具的理想材料。

  他告诉记者,藤家具在中国的发展已经有1500年左右的历史,自古以来就以其美观素雅、轻便灵巧、结实耐用而备受国人喜爱。“老祖宗的东西不能丢”,叶林波说,退休后自己就马不停蹄地收集、整理各类藤草物品,终于在最近完成了博物馆的第一期工程并对外免费开放。

  但藤草文化博物馆的开办并不容易,“展品首先是个大问题”,叶林波说,尽管自己以前收集过一些藤草制品,但对于一个博物馆来说却九牛一毛。“从亲朋好友那里‘求’,从旧货市场里买,只要听说哪里有,我都会去。”

  叶林波的儿子说,父亲对于藤草的痴迷甚至有些“走火入魔”。一次父亲听说自己在惠州的一个朋友家里有民国时期的农具,竟激动得半夜三点就爬起来,一大清早就开车前往“求货”。

  除了“淘宝者”,叶林波还是一个“工匠人”,许多淘到的物品拿到手时常常残破不堪,这时就需要叶林波自己动手修补。他指着进门左侧的一件藤草编制的推磨农具回忆道,刚得到这个宝贝时缺了两条“腿”,为了恢复农具原来的模样,他凭借小时候的记忆修缮了两个多月,终于让它展现在了观众的眼前。

  不仅是展品,资金也是一个大问题。“前期已经投入了八九十万元,都是自己的积蓄,但要完成整个博物馆需要三四百万元的投入。”叶林波透露,目前开放的第一期工程主要是改革开放前的物品,之后的第二、三期工程将展示改革开放后及现代物品,而后续的展厅也正在规划中。

  “藤就是我的根”

  1956年出生的叶林波和当时大多数人一样,经历过“人民公社”和“大跃进”的年代,也赶上了知识分子上山下乡的浪潮。

  改革开放前夕,叶林波还在黄江镇长龙村实践锻炼,表现优异的他得知黄江镇即将引进第一家港资的藤厂后,非常希望进厂学习,但由于名额有限并未如愿。第二年,叶林波终于进入了该镇的第二家藤厂工作,从一名学徒开始做起,他慢慢地学习和了解了藤草工艺,也接触到了生产管理方面的内容。

  借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叶林波在1983年开办了自己的企业,从事藤草的加工贸易。“最初只是简单加工,后来逐渐开始制作藤木家具,销售成品,再后来便自主研发创立了自己的藤木家具品牌。”叶林波回忆,90年代中期,大朗镇藤木制造业发达,一个镇就有20多家藤木家具厂,自己的企业也在当时发展到1000多人的规模,产品不少销往香港和东南亚国家,但后来赶上金融危机的大潮,很多企业倒闭,自己在期间也经历了不少困难,但最终凭借对藤草编织事业的信念坚持了下来。

  “藤就是我的根”,叶林波说,“它是我事业的起点,唤起了我对过往的回忆。”

  其实,藤草广泛使用的年代也正是往昔的奋斗岁月,引起了不少村民“峥嵘岁月稠”的共鸣。

  不仅如此,叶林波的家具厂中大部分家具用莞草编制,而“莞草编织”技术作为广东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面临传承的困难,叶林波认为,自己有责任将老祖宗的东西传承发扬。

  “我希望能看到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和喜欢藤草编织。”叶林波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应仅仅陈列在博物馆中,也应被更多人学习。

  期待“非遗”与产业结合焕发新活力

  如今,叶林波的藤木家具厂在儿子的手中运转正常,尽管不似当年的规模,但也有员工500来人,“其中掌握‘莞草编织’非遗技艺的老匠人就有30多人”,叶林波坦言,近年来能够进行藤草编织的手工艺者越来越少。

  一件做工精致的藤木家具要经过七八十道工序的打磨,耗费手工艺者几天的时间,“年轻人觉得耗时长,收益少,不愿意从事这个行业。”叶林波说,这也是他为何要开办这个博物馆的重要原因,“让年轻人了解和传承藤草文化”。

  为了调动年轻人对藤草文化的兴趣,叶林波还在去年与黄江镇政府相关部门合作,让公司成为大学生实践创业基地和中小学生科普基地,鼓励孩子们在参观和实践中加深对藤草文化的理解。同时,企业还积极与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培养人才,让非遗传承的队伍年轻化。

  在叶林波看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不能仅仅依靠个人的口耳相传,需要与产业结合才能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要通过不断创新,让非遗技艺的商业价值得到显现。”

  叶林波告诉记者,在技术创新上企业也进行了自己的尝试,“过去我们用的都是土藤编织,现在莞草、水浮莲、香蕉叶、玉米叶以及纸绳都是我们研发利用的原材料。”叶林波自豪地说,传统编织技术与环保材料的结合让产品走出国门,进入东南亚、加勒比海等地区人民的家中。

  “我们正在规划第二期的展览”,叶林波将手中的设计图纸递给记者说道,目前除了展品的收集,最大的困难就是资金不足,“要完成整个工程大约需要几百万元的投入。”为此,他也正在申请东莞市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希望政府能够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支持力度,使其更好地传承。(南方日报见习记者 吴珂)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