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中华文化

小百花越剧团团长茅威涛:在舞台上坚守初心

2016年11月11日 09:15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新华社杭州11月10日电 30多年的艺术生涯,上千场的舞台演出,在中国剧协副主席、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团长茅威涛心目中,有一场3分钟的演出弥足珍贵:在今年G20杭州峰会“最忆是杭州”文艺演出的舞台上,“梁山伯”再展风采。

  “不能有一点闪失,必须把越剧美学的最好风貌、越剧艺术的最佳风采充分展示出去。”茅威涛说,她和“祝英台”的饰演者谢群英光化妆排练就进行了十次,自己当时正从欧洲演出归来,时差也未完全调整好。“大家都很努力,我更感到责无旁贷。”

  今年夏天,由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创排的越剧《寇流兰和杜丽娘》先后前往英国、法国、德国和奥地利演出,得到了英国戏剧界权威人士的高度评价,也引起了《泰晤士报》《卫报》和BBC等多家媒体的关注。作品将莎士比亚的《科利奥兰纳斯》与汤显祖的《牡丹亭》进行了“混搭”,茅威涛说:“这是我们向400年前逝世的莎士比亚和汤显祖的致敬,但更是一种思考,思考中国戏曲的现代性和世界性问题。”

  让来自农耕时代的中国戏曲保持生命力并更好地走向世界,这是多年来茅威涛一直在探索的问题。“要真正站在世界戏剧舞台上,我们需要不迎合也不抗拒的态度,这是一种真正的自信。而戏曲艺术也只有和当下紧密融合,意识到社会的文明和进步,才能具备强大的生命力。”

  “我们选择在伦敦演出,就是想让眼光最‘刁’的莎剧观众看到,一家来自东方的女子剧团是如何来演绎莎士比亚的。”茅威涛说,寇流兰是威武的罗马将军,杜丽娘是温婉的中国少女,一个因恨而亡,一个因爱复生,但是他们都在叩问生命。创新地交叉叙述两者的故事,既体现了中西文化对人本主题的不同诠释,又能展示出中国戏曲的独特张力。

  这样的创新在茅威涛和浙江小百花的艺术道路上留下了连串的足迹:《孔乙己》《春香传》《春琴传》《江南好人》……同时,她们也保留着《五女拜寿》《梁祝》《陆游与唐琬》等经典之作。茅威涛说,它们都是运用戏曲语言对当下社会的思索,同时也是针对不同观众需求的探索。

  “《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我的体会是,戏曲发展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无论在乡村还是在城市,我们都要去贴近观众,贴近当下,贴近社会,既能在城市延续戏曲的文脉,又能在农村‘反哺’戏曲的源头。”

  第十次文化会召开在即,茅威涛认为,中国戏曲不但要在“圈子”里看自己,而且需要从其他艺术门类的视角去观察,更需要在世界的视野里来审视,这样才能更好地去展现中华文化。

  17岁从艺以来,茅威涛曾多次获得文华奖和“五个一工程奖”,并三度获得中国戏曲表演艺术最高奖“梅花奖”。回顾往事,她说,在戏曲边缘化和不景气的时期,她也面临着许多机会,可以出国,也可以改行,特别是在参演电视剧《笑傲江湖》后,“触电”邀请更是纷至沓来,但是自己考虑再三,都没有分心。

  “作家用笔来表达灵性,画家用笔来表达思想,而舞台是我表达生命的载体。”这位“越剧第一女小生”笑言自己身上有一种“丈夫气概”,“越剧、剧团和舞台,就是我不能忘却的初心,人一辈子能做好一件事情,就非常美妙了。”

  “‘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文艺工作者是灵魂的工程师’,文明的进步需要文化人、艺术人去推动。”在办公室的书柜上,茅威涛把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尹桂芳写给自己的“艺无止境”的匾额放在正中。“老前辈们经常告诫我们,要做事先做人,要清清白白做人,认认真真演戏,自己的文明程度、文化品质达不到一定的高度,就创作不出好的艺术作品来。”(冯源)

【编辑:郭晓倩】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