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中华文化

中国电影节和中俄文学作品互评揭晓仪式综述(图)

2016年11月14日 09:56   来源:光明日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电影节开幕式现场。(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供图)
中国电影节开幕式现场。(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供图)
俄方嘉宾在评选活动揭晓仪式现场。(本报记者 郭冠东 摄)

  本报莫斯科11月12日电 在李克强总理访问俄罗斯期间,作为“中俄媒体交流年”的两个重要项目,2016中国电影节开幕式和中俄最有影响力的文学作品互评活动揭晓仪式分别在莫斯科和圣彼得堡举行,成为一道亮丽的人文风景线。

  中国电影节开幕式叫好又叫座

  11月8日下午的莫斯科,寒风凛冽。位于莫斯科北二环有600个座位的宇宙影院剧场门前,很多莫斯科人排起了一条长龙。当由中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俄罗斯文化部共同主办的中国电影节大幕拉开时,场内已座无虚席,一些观众不得不坐在过道上,场内暧意浓浓。

  中俄双方每年互办电影节,是习近平主席2013年访俄期间与普京总统达成的重要共识。对这一重要的文化交流成果,俄罗斯人当然不会错过。开幕式现场,数十家俄罗斯媒体早已架起摄影摄像机,准备采访。开幕式上,成龙一上台,就淹没在闪光灯和观众的欢呼声中。首映影片就是成龙主演的动作喜剧片《绝地追踪》,观众被成龙的绝佳表演深深地吸引。观影中,当影片中出现成龙扮演的角色开始击打俄罗斯套娃的情节时,观众发出了会心的笑声。影片结束后,观众鼓起一阵热烈的掌声。开幕式结束后,影迷们还不肯离去,尤其是从乌克兰、白俄罗斯等周边国家赶来的“成龙全球影迷会”的100位粉丝,自觉地排好队与成龙合影留念。现场观众告诉记者,他们知道电影节会来很多人,都提前赶来排队,为的就是一睹成龙的风采。

  一位俄罗斯电影人说:“影片非常好,节奏快,始终扣人心弦。我个人对成龙的电影很有感情,因为我是看着他的电影长大的。是他的电影让我爱上了电影,爱上了东方一对一的打斗场面。现在我自己也拍电影。”有两位观众谈起成龙的电影伴随他成长的感慨。一位观众说:“我们特别喜欢成龙,从小时候就一直看成龙的电影。我在中学学过武术,1999年成龙来过莫斯科,也访问过我们的学校。所以现在有这个机会,我们特别高兴。”另一位观众谈道:“我从小就爱看电影,我爸爸也特别爱看成龙的电影,我的童年基本上都是和他的电影有关的,从那时起,我就是成龙的粉丝了,特别想有机会见到他。”

  “我很喜欢这部电影,非常吸引人,生动而又有活力。我认为俄罗斯的观众都会喜欢。”这位观众自认为可以代表俄罗斯观众的看法。

  从11月8日至27日,除莫斯科外,电影节还要在罗斯托夫举办,两地共上映《大唐玄奘》《狼图腾》《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烈日灼心》等7部优秀的中国电影。俄新社以“成龙在中国电影节开幕式上演唱了歌曲《国家》”为题报道说:“中俄有很多相似的地方。”《电影》杂志评论道:“中俄人民是永远的兄弟。影院外排起长龙,成龙的中俄影迷不断赶来,影迷对成龙的爱联结起两国人民的心。”

  互评活动揭晓仪式隆重而热烈

  当地时间11月7日17时,由光明日报社和俄罗斯塔斯社共同主办的“在中国最有影响的十部俄罗斯文学作品和在俄罗斯最有影响的十部中国文学作品评选活动”揭晓仪式在俄罗斯北方之都圣彼得堡著名的康斯坦丁诺夫斯基宫隆重举行。作为主持人,塔斯社第一副社长古斯曼先生随即宣布评选活动揭晓仪式正式开始。

  在塔斯社社长米哈伊洛夫先生和光明日报社副总编辑沈卫星代表光明日报社总编辑杜飞进致辞后,俄罗斯总统文化事务顾问、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玄孙弗拉基米尔·托尔斯泰作为俄方评委会主席团主席,宣布了由光明日报社组织评选出的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果戈理的《死魂灵》、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在中国最有影响的十部俄罗斯文学作品,由塔斯社组织评选的孔子的《论语》、司马迁的《史记》、曹雪芹的《红楼梦》、鲁迅的《野草》等在俄罗斯最有影响的十部中国文学作品。揭晓现场播放的由塔斯社精心制作的一段视频上,俄外交部副部长莫尔古洛夫、驻华大使杰尼索夫等一批俄罗斯知名人士深情朗诵的中国诗词博得了一片赞扬,康斯坦丁诺夫斯基宫的气氛分外热烈。

  应邀出席的嘉宾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十分健谈。托尔斯泰先生说:“文学创作能够以其巨大的感染力促进社会永恒精神价值的确立,并在促进民族间文化交流、相互理解和友好关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这一评选活动在俄中两国均获得巨大反响是自然而然的事情,类似的活动可以促进我们两国间的人文合作并将其推向更高水平。”

  马丽娜·叶普根尼耶夫娜·克拉夫佐娃女士是俄罗斯非常著名的汉学家,她告诉记者:“《论语》位居第一是众望所归。它在俄罗斯被视为博大的中国文化精神与智慧的载体,也确实证实了当今的俄罗斯人被中国文化遗产深深地吸引。俄罗斯人很早就关注研究《论语》,以此研究中国这位伟大思想家的精神财富。俄罗斯第一篇介绍孔子生平的文章出现在1790年。普希金于1823年在长诗《叶甫盖尼·奥涅金》这部作品中曾经写道:中国圣人孔夫子教导我们尊重青年,既要防止他们步入歧途,又不要对他们妄加指责。而列夫·托尔斯泰也在不断探究孔子思想和道教中与自己个人思想相同之处。”

  俄文化界著名的“中国通”马斯洛夫先生说,俄罗斯文学深刻的批判现实主义精神和浓烈的英雄主义、爱国主义情怀一直强烈地吸引着中国读者,而中国文学博大精深的文化价值、精妙绝伦的哲理抒情和神奇而又凝重的人物画卷也一直深深地吸引着俄罗斯的读书人。这次评选活动意义重大,必将在俄中两国人文交流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

  出席揭晓活动的俄罗斯社会各界人士对互评活动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该活动将在很多方面显现其价值,是流光溢彩的一页,不仅充分反映出俄中两国人民相互敬重程度之高和相互认知程度之深,同时也展示出两国人民间历史悠远、内涵丰富的深厚情谊。

  揭晓仪式的第二天,光明日报代表团来到圣彼得堡大学,向学校赠送“在中国最有影响的十部俄罗斯文学作品”入选作品,赠书仪式隆重而热烈,代理校长在致辞中充分肯定评选活动一定会将两国的文化得到更大的发扬。圣彼得堡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张如奎对记者说:“评选活动对俄罗斯青年一代了解中国文化有着推动作用,意义重大而深远。”

  两项精彩活动 同一个美好愿望

  在中国电影节开幕式和中俄两国最有影响的文学作品互评活动揭晓仪式上,中俄双方主办领导都表达了推动两国人文交流的美好愿望。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童刚在中国电影节开幕式上表示,中国电影很好地讲述了中国故事,塑造了中国形象。近年来,在习近平主席的关心下,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在全体中国电影人的努力下,中国电影进入到创作繁荣、产能优化、科学增长的新阶段。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电影生产国和第二大电影市场,电影产业已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成为引领文化产业发展潮头的重要标志。希望通过本次中国电影节,使俄罗斯人民感受到中国电影蓬勃发展的态势,也领略到中华民族丰富而美好的心灵世界。

  在俄罗斯文化部部长梅金斯基看来,目前俄中文化交流已形成机制,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就是电影领域的交流。他说:“我们高兴地看到,近三年内,俄罗斯的电影进入了中国的市场,并且取得了不错的票房成绩,而且目前还有俄中联合摄制的电影作品,如《中国游记》。我们非常重视中国电影。中国电影发展非常迅速,在世界电影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希望越来越多的俄罗斯观众能够更加了解中国电影。”

  两国政府互办电影展活动已经开展了10年,中俄合拍的电影《中国游记》正在紧张拍摄,俄罗斯电影《兵临城下之决战要塞》《斯大林格勒》《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他是龙》在引进中国后获得观众积极反响。尼基塔·米哈尔科夫作为艺术总监参与中国电影《战火中的芭蕾》、费多尔·邦达尔丘克担任北京国际电影节评委,均给中国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中俄两国最有影响的文学作品互评活动揭晓仪式上,塔斯社社长米哈伊洛夫说:“我真诚地相信,通过举办这类活动,俄中两国的人文合作定会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迈向新的高度。我希望塔斯社和光明日报社未来能够沿着文化领域合作之路继续前行,为稳固俄中两国媒体间友谊和深化俄中两国和谐伙伴关系作出突出贡献。”

  80多岁的北京大学教授李明滨是我国著名的俄罗斯文学史专家,作为评选活动中方评委,他介绍道:“中国从1900年前后开始译介俄罗斯文学作品,一百多年来持续不断和全面系统地进行,其中包括两个最为繁荣的时期:普希金开始的19世纪俄罗斯文学和高尔基开创的20世纪苏联文学。俄苏文学对中国的影响广泛而深刻,涉及文化精英阶层,即一代新文学作家和广大的读者两个层面。”他指出,苏联文学所讴歌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成为中国读者最能接受的价值观。

  作为中方评委,中国俄罗斯文学研究会会长刘文飞认为:“从发展文学关系入手,进一步增进中俄两国人民之间的理解,进而促进两国的文化关系,乃至国家关系,中俄双方具有相当厚实的基础。由光明日报社和塔斯社共同举办的这次评选活动,既是对中俄文学交往史和接受史所作的一次总结,同时又拉开了中俄文学交往的新篇章。”(汪嘉波)

【编辑:郭晓倩】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