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希腊的中国女婿学拳记:为习武来华学中文

中国侨网12月11日电 据《欧洲时报》报道,尽管多次在大型活动上观看过杨希龙的武术表演,当第一次近距离坐在他面前时,你依然会不得不对他的“中国味”表示惊叹。如果只听他讲话,看他灵巧地用筷子,你会肯定地说:“这是位地道的中国人”。1980年出生的杨希龙成长在一个热爱东方文化的希腊家庭。
由于父母都从事建筑设计行业,早年经常去日本交流,并给求知欲强烈的希龙带来大量有关宗教、文化的书籍,为他了解东方文化打开了一扇窗口。在13岁时一次考柔道晋级的活动上,杨希龙摔断了脊椎骨。严重的病痛使他意识到,这种激烈的搏击运动不适合自己。从那时开始,萌生了他学习中国武术的欲望。
怀着对华夏文明的好奇,2000年4月,杨希龙和友人一起来到北京。最让他产生强烈兴趣的还是在清晨练习太极拳、八卦掌的人们。2004年,杨希龙再一次去北京,寻找能进一步学习八卦掌的机会。这时,他了解到,作为中国武术之一的拳术内外兼修,以意领力,如果要学好八卦掌就必须要学会中文,深刻理解中国文化的内涵,他产生了到中国学习中文的想法。
2007年9月,杨希龙带着亲人的祝福,拎着两大皮箱的食品和日用品走进了北京语言大学的校园,开始为期两年的中文学习。在学校的操场,他结识了每周一到周五下午教中国拳术的“梁氏八卦”第五代传人张卫东老师。在杨希龙的多次恳求下,收下了这位洋徒弟。他开始教杨希龙练“程式八卦”,辅导他练基本功,学习“活步桩”、“吐纳运气”、“趟泥步”……2008年3月,杨希龙与同校日语班学生,热情开朗的山西姑娘杨坤确定了恋爱关系。完成两年的中文学习,2009年秋天,杨希龙又报考了北京体育大学,学习太极拳、中医、运动康复专业。
2010年初,张老师推荐希龙加入北京市武术协会八卦掌研究会,并考取了八卦掌教练证。2010年5月,他和杨坤在古都西安举办了中式婚礼,从此有了中文名字——杨希龙。一个月后,因张卫东老师要去海外发展,临行时,他嘱咐杨希龙拜高继武为师,继续学习八卦掌。由于妻子杨坤怀孕待产,2010年9月,他们决定返回雅典。
杨希龙选择了在希中友好组织协会教希腊人中文,同年11月,他们的爱情结晶女儿希萌出生。接下来的几年,杨希龙始终铭记高继武老师的教导,勤奋练功、致力于推广中国武术,曾多次与当地武馆合作,开办中国武术学习班。谈到中国武术推广,杨希龙认为:“最好的途径是将中国武术列入奥运会的比赛项目,太极拳、八卦掌远胜于跆拳道和柔道,但有很多人不知道”。提到理想,杨希龙说,想在雅典建一个小型的中国文化中心,传授中国功夫、中国文化和中国茶艺,把好东西分享给更多的人。(苏珊娜、欧丽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