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中华文化

纪念汤显祖与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活动画上句号

2017年01月03日 09:34   来源:新华日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2016年,恰逢汤显祖与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特别的时间节点,激发了戏剧界极大的创意活力。国家主席习近平访英期间曾专门倡议,中英两国共同纪念汤显祖与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以推动两国人民交流、加深相互理解,更使“汤莎会”效应从戏剧圈外溢至大文化圈乃至全社会。

  2016年12月31日,江苏省昆剧院和北方昆剧院一南一北的汤显祖跨年演出擂台赛,为轰轰烈烈“汤莎会”收官。然而,这并不是句号,元旦上午,中国戏曲学会汤显祖研究会、江苏演艺集团与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在南京召开“汤显祖文化高层论坛”,国内专家齐聚,盘点“汤莎会”一年成果,研讨继往开来计划,目的只有一个:莫让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汤显祖先生再次远离人们的视线。

  汤显祖走出去,

  莎士比亚走进来

  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昆虫记”戏曲工作室在论坛上独家发布了2016“汤莎会”盘点报告。

  据“昆虫记”统计,过去一年,“汤莎会”主题的大型综合剧目展演、昆曲专题展演、汤莎对话展演贯穿了全年。其中最具实力的是国家大剧院策划的“东西对话·戏剧传奇——莎士比亚遇见汤显祖”系列活动,引进部分,有享誉世界的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带来的莎翁历史剧鸿篇巨制《王与国》三部曲等;国内部分,则有汤显祖代表作“临川四梦”——《牡丹亭》《紫钗记》《南柯记》《邯郸记》的集中展示。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所副研究员李小菊说,这些都是原汁原味的传统经典演出,体现了中英两国都具有底蕴深厚的“文化自足”。上海国际汤显祖·莎士比亚戏剧节,云集了国内外汤莎主题的102场戏剧作品,呈现出艺术大都会强大的活力。广州,一个没有昆剧团的城市,政府主导策划了“汤莎会”的全年活动。“2016精彩江苏·中国昆曲英伦行”选择9月28日,在伦敦和南京两地上演对方国家代表作。英国2016年的爱丁堡艺术节上,中国剧团带去的“汤莎”主题剧目成为集中的展示点。中国驻英国大使馆公使衔参赞项晓炜说,从专业剧团到高校,从成人到儿童,从传统戏剧到创新演出,从原汁原味的经典剧目到实验剧,真正体现精彩纷呈、不同诠释。

  “毫不夸张地说,2016年是‘汤显祖年’。”中国戏曲学会汤显祖研究会会长周育德说。文化部主办的“纪念汤显祖逝世400周年优秀剧目展演”,国内四大昆剧团演绎7台汤显祖剧目,是汤显祖代表作“临川四梦”最盛大、最具实力的展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刘奇葆观看了苏州昆剧院的青春版《牡丹亭》。4-12月,上海昆剧团的“临川四梦”世界巡演,凸显了在汤显祖剧目传承方面的整体实力。浙江昆剧团借60年团庆,也策划了贯穿全年的演出活动。

  对话、跨界、融合之中

  求异存同

  “汤莎会”主题在2016年催生了一批新创剧目,其中昆曲6部,其他剧种7部。“昆虫记”报告评点:汤莎作品乃至汤、莎本人,成为艺术家再创作、再演绎的不尽源泉,成为文化母体的一部分,由此,话剧、戏曲、音乐、舞蹈等不同形式的舞台新作,生生不息。

  东南大学教授徐子方去年跟进了三部“汤莎会”新创剧目,江苏省昆剧院的中英版《邯郸梦》、根据《罗密欧与朱丽叶》故事改写的《醉心花》、跨界演出《当德彪西遇上杜丽娘》。他评价,这些舞台作品都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同时坚守艺术规律,或者以汤显祖为本体,将莎士比亚嵌入其中;或者昆剧和莎剧演员共同演出,跨文化对话;或者将莎士比亚名剧“汉化”,用戏曲诠释西方大师。

  李小菊观察到,中国戏曲的输出,最早是以昆曲的名义,2016年具体为“汤莎会”;中国昆曲的输出,从前永远是《牡丹亭》,2016年扩大到“临川四梦”。转变耐人寻味,文化输出的面目越来越具体、清晰。在对话、跨界、融合之中你我交融,求异存同,体现了平等对话的自觉与自信。

  新创剧目中社会关注度最高的昆剧是柯军导演和主演的中英版《邯郸梦》。此剧以汤显祖《邯郸梦》为主体,糅合进莎士比亚不同剧目片段,昆剧和莎剧部分均为原汁原味传统,2016年9月在伦敦演出。关注度最高的其他剧种是茅威涛的跨界越剧《寇流兰与杜丽娘》,将莎剧《大将军寇流兰》和昆曲《牡丹亭》结合,茅威涛一人饰两角,媒体跟到英国深度专访。明星艺术家一举一动引发关注,被视为戏曲人的发展动向、戏曲与世界对话的代表现象。

  “昆虫记” 报告指出,有些剧目深谋远虑,是内在的艺术生产驱动力催生了作品,超越2016这个时间节点,如省昆《临川四梦汤显祖》、徽剧《惊魂记》,体现出从容的前瞻性和细致的打磨。但大多数作品是2016年匆匆上马,作品可传承性有待时间检验。

  走出去,更需“传下去”

  “2016年,中国人走马灯一样地往西方走。”在武汉大学哲学院教授、中国戏曲学会汤显祖研究分会副会长邹元江看来,很多出访,或者所谓的探索,没有思路,只是“探头探脑,去玩一下”。

  令人尴尬的是,90%的“汤莎会”活动中的汤显祖肖像是错的。不少活动主办方,带着当年和汤显祖打过笔仗的沈璟肖像去告诉英国人,来看,这是和你们莎士比亚一样伟大的中国汤显祖。《纪念汤显祖逝世400周年,从一幅以讹传讹的画像说起》,邹元江不得不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这篇以正视听的长文。他说,礼敬传统的第一步不是别的,就是尽可能准确地去认识我们的传统面貌,哪怕只是一幅画像。

  对传统戏曲的创新,南京大学专攻古典戏曲研究的教授解玉峰表示担心。他说,莎士比亚研究能够细化到莎士比亚时代的剧场票房情况,与之相比,汤显祖研究还十分模糊,“我们不太清楚汤显祖剧目在当时的演出情况。要让汤显祖走出去,我们自己首先要认识清楚。”

  邹元江则列举,南京和汤显祖有21年的交集,是汤显祖人生中的重要地理节点。由于南京人文荟萃,汤显祖显得不那么“珍贵”,研究并未得到足够重视。倒是浙江遂昌这样一个小城,却将汤显祖的文章做得火热,连中国戏曲学会汤显祖研究分会都落户于此。邹元江呼吁,尽快组建南京汤显祖纪念学术委员会类型的组织,深化汤显祖的学术研究、演艺传承和文化推广。

  江苏省演艺集团总经理、艺术总监柯军表示,江苏省昆剧院深知剧目传承是保持昆曲活态生存的根本,早在十年前就推出了出人出戏的“个人专场”制度。2016年虽然已经结束,却又是重新出发的起点,一个以汤显祖命名的剧场及相关平台,正在南京东郊酝酿设计之中,“‘汤莎会’落幕,汤先生不能走远。”(王晓映)

【编辑:郭晓倩】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