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中医师公会吁妥善运用善款 未引太大共鸣(图)

中国侨网1月3日电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日前,新加坡中医师公会建议中医界有必要重新审视中医在医疗保健体系的定位,中医界应更妥善运用善款,公会属下的中华医院正在探讨能否按市场标准,向有能力负担者收费,以及根据家庭收入情况审核药费减免申请等,但这个做法在中医药慈善团体中没有引起太大共鸣。
受询的中医药慈善团体都不打算、也表示没有条件去调查病人的支付能力。受访负责人认为滥用的情况并不普遍,还强调行医治病的宗旨是对病患一视同仁。
150年来始终秉持着“施医赠药、分文不收”的新加坡同济医院,不打算放弃创立时的这一理念。同济医院主席林源利认同中医师公会的看法,赞同有能力的病患应多承担费用,但他相信这类病人会以自己的方式回馈社会,滥用的情况在同济并不普遍。
另一个新加坡百年慈善组织善济医社主席卓顺发也表示,他们的诊所都设在组屋区,病人主要来自中下阶层,又以年长者居多。他坚信经济条件较好的病人会自觉捐钱给善济。
他表示善济在诊所设有捐款箱,当然是希望有能力的病人慷慨解囊,但他们不会根据家庭收入选择病人。
中华医院主席刘少夫说:“获民间捐款不容易,我们不能一味地做慈善,应集中帮助实际上需要援助的人。要查核病人的经济能力确实不易,但我们相信病人是有良知的,若无需要就不会申请减免药费。”
同事,中医师公会会长赵英杰表示,善用款项的另一目的是确保院方和诊所有更多资源提升新加坡中医师福利,因为中医师多年来的工资并未显著上涨,等同没有受惠于国家的繁荣进步,也导致年轻人对这个领域不感兴趣。他认为这已形成潜在危机。(叶伟强 谢燕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