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中华文化

德宏国门书社架起中缅“胞波”连心桥

2017年01月05日 11:15   来源:云南网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12月27日19时,离中缅边境线不到1公里的瑞丽市姐告国际贸易会展中心旁,一栋小楼灯火通明。这里就是德宏民族出版社姐告“国门书社”。在书社一楼的教室里,赵红仙和往日一样准时拿起教材为前来听课的学生授课。19时至20时是缅文课,学生大多是中国公民;20时至21时是中文课,学生大多是缅甸公民。每堂课的学生都是20余名。

  一年下来,赵红仙累计培训中缅两国公民14000余人次。固定的课堂、流动的学生、免费的教学,姐告“国门书社”自2009年开展中缅文免费培训以来,共计培训11万人次,其中4000余名学生学完了全部课程。培训的开展促进了中缅文化交流,加深了中缅相互了解,架起了中缅“胞波”的连心桥。

  感知中文的温度

  “不懂中文只能傻傻地看着别人谈笑风生,工作起来也不顺心。”今年22岁的缅甸腊戌女孩老坎到瑞丽从事摩托车零配件销售工作4年多,去年她的薪酬从1000元涨到了2000元,正是得益于学中文。她告诉记者,没学中文前,自己在店里只能从事零配件打包工作,劳动强度大,工作没生气,给人一副木讷的样子。学会中文后,岗位从仓库调整到了前台,每天用汉语和不同的顾客交流,人也变得机灵起来,脸上的笑容也多了。

  缅甸常住德宏的公民有10余万人,仅瑞丽市就有5万多人。中缅文免费培训让更多的普通缅甸公民有了学习中文的机会。学会用中文进行基本的交流,给他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便利,就业机会增多了,劳动薪酬上涨了,幸福指数也提升了。

  在教室的一角,来自缅甸仰光19岁的男孩昂莫瑞正在一笔一画誊抄《我看中国的变化》,笔迹清晰简洁。他坚持到书社听课已经两年多,用汉语和记者交流毫不费力。昂莫瑞在姐告一家酒店的餐厅工作,负责帮助客人点餐,学会用口语交流后,他将主要精力放在了书写汉字上,以便客人点餐时能快速将菜名记下来。“我边工作边学习,几年下来,连中文电视频道的好多内容我也看得懂了,中国的好多文化我也知晓了。”昂莫瑞学中文的自豪感溢于言表,他的薪酬也从原来的1000元涨到了1600元。

  领略缅文的魅力

  本来只是骑行来到姐告,哪知误打误撞闯入姐告“国门书社”,从香港远道而来的游客Monica、陈丽美、郉炜烨、梁国基一行10余人居然选择在瑞丽停留下来,专心学习缅文,而他们的本意只是想到书社借本书看。为帮助他们学习缅文,赵红仙开起了小灶,每天16时至17时专门给他们授课。他们在瑞丽停留的时间也一拖再拖,从今年1月份呆到了6月份,用半年的时间学完了一遍课程。学会用缅语交流后,他们到缅甸仰光、曼德勒等地旅游,用缅语打招呼、问路、入住宾馆等简直驾轻就熟。

  为让更多的中缅边民接受免费培训,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条件,德宏民族出版社先后几次对姐告“国门书社”进行升级扩容,先是搬离了闹市区,接着又单独留出一层楼做教室。每天都会有陌生的面孔加入到学生队伍中来,一些学生接受培训后爱上了瑞丽,一些学生则对缅甸的异域风情更加充满了好奇。语言的零起点,让这些来自不同地域的人们聚集一堂,给这座边境城市增添了文化魅力。

  新加坡商人黄康明和爱人何梅每天早上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听头天晚上老师授课的录音,吃过晚饭丢下饭碗就往书社赶,这成了夫妻二人雷打不动的生活规律。1993年,黄康明从新加坡来到瑞丽,开发建设了姐告中缅一条街。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他常常要与缅甸商人和租客打交道,语言不通只能比手划脚,一桩桩好端端的生意最后因为语言不通泡了汤。自从到书社接受缅文培训后,租期、租金、电话号码等日常交流不在话下,租客租得放心,他也租得省心。“在瑞丽学会缅语就是正能量,就是精气神,就是‘顶呱呱’。”看到缅甸租客时时向自己翘起大拇指,何梅感觉自己越来越自信。如今她的手机里已经存下了300余条培训课的录音。

  传递“胞波”的情谊

  福建小伙林鼓山2011年来到瑞丽从事外贸生意,他喜欢上了来自缅甸密支那的露露,可是“爱你在心口难开”,不懂缅语的林鼓山只能干瞪眼。得知姐告“国门书社”开展中缅文免费培训后,他立即报名参加学习,终于如愿抱得美人归。如今,夫妻双双继续把课上,第一堂课林鼓山学习缅文,第二堂课露露学习中文,他们的爱情故事成为书社里的美谈。露露也通过学习成为丈夫生意场上得力的助手,为丈夫开拓缅甸市场尽心尽力。如今,他俩的爱情结晶已经7个多月了。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中缅文免费培训不仅只是语言文字上的教授,更为中缅两国边民搭建了交流平台,源远流长的“胞波”情谊在文化的交流碰撞中得到了继续传承和不断升华。

  如今,除瑞丽市姐告“国门书社”开展中缅文免费培训外,一批德宏边境口岸“国门书社”立足实际,有针对性地免费开展各类培训。陇川县拉影“国门书社”开展中缅民族舞、歌曲、葫芦丝培训,盈江县那邦“国门书社”开展禁毒防艾、出入境法律法规培训,瑞丽市姐相乡“一寨两国”“国门书社”开展农业科技知识培训……各种培训相得益彰,增进了边境和谐,维护了边疆安宁,铸就了中缅“胞波”历久弥坚的连心桥。

【编辑:郭晓倩】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