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未至 年味至 “四海同春”带你领略五彩斑斓

中国侨网北京1月21日电 题:年未至年味至 “四海同春”带你领略五彩斑斓
记者 陆春艳
两个国家五座城、五场演出十五个日夜……2017年“文化中国·四海同春”亚洲艺术团于两国五城之间,传递新春问候、春节文化,塑造中国形象。
人与人不同,城与城各异,以一种颜色标注一个城市,描绘出访演行程的斑斓。新春佳节未至,年味儿已浓。
粉色的名古屋
日本战国时代末期为国家统一做出杰出贡献的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同花样滑冰“冰舞精灵”浅田真央的“最大公约数”就是名古屋。
1月7日,名古屋久屋广场公园人头攒动,第11届“名古屋中国春节祭”开幕。一个传统手艺展台前,中国驻日本大使程永华向日本爱知县知事大村秀章介绍中国传统吹糖人技艺。

粉色糖人等中国传统文化,吸引众多当地华侨华人和民众前来体验传统“中国年”。
旅日二胡演奏家张连生说,“春节祭”是日本华人学习中国庙会举办的特色活动,逐渐形成了传播春节文化的巨大影响,“对于提升中国威望、凝聚海外华人,具有重要意义。”
蓝色的大阪
濑户内海的蓝和天空的蔚蓝,赋予大阪人开放性格。
已在日本生活20多年的崔颖,在“四海同春”大阪舞台上参演了蒙古族群舞《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由观众变为参与者,她觉得“特别激动和高兴”。
内蒙古大草原湛蓝的天空,也感染着关西地区的华侨华人。他们不仅勤奋耕耘此间,更传递着中国文化。

中国驻大阪副总领事孙志勇称,关西地区华侨华人历来坚持团结合作发展、促进和谐侨社建设。孙志勇认同和肯定华侨华人坚持草根交流推进中日友好关系的做法。他强调,“‘四海同春’让思乡若渴的海外华侨华人倍加解渴。”
红色的吉隆坡
上世纪80年代,电影《海外赤子》热播。马来西亚归侨叶佩英演唱的主题曲《我爱你,中国》,将海外游子眷念祖(籍)国的深情抒发得淋漓尽致,感染一代人。
在容纳近三千人的吉隆坡“四海同春”现场,著名女高音歌唱家么红一袭红色演出服,用情演绎《我爱你,中国》,温暖四溢。

马来西亚华人李晓明说,“要把眼睛闭上,就会想象整个中国山河的壮美。”
深情演唱令马来西亚福州社团联合总会副会长张国栋和91岁的母亲泪眼婆娑。张国栋告诉记者,母亲虽然10岁来到马来西亚,但是一直鼓励儿女不能忘掉中国“根”。
白色的古晋
1月11日,噩耗传来。马来西亚沙捞越州首席部长阿迪南骤然离世,令人扼腕。
晋汉连省华总会长黄良杰介绍,为表达悲痛和惋惜,经多方协调,决定取消原定于16日晚在古晋上演的“文化中国·四海同春”演出,改以艺术团走进华文学校交流及与华人文艺团体交流的方式,以实现促进文化交流的目的。
艺术团一行与古晋中华第一中学师生展开别开生面的双向文化交流。精湛表演、心灵交融,现场欢呼声不绝于耳。

“交流活动,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和了解中国文化和民族特色。”华人田佳鸣表示,这对自己日常舞蹈编导工作颇有益处。古晋佛教居士林舞蹈团蔡惠珠称,虽然乐于学习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但苦于渠道太少,“交流活动提供了一个好平台和好渠道。”
绿色的诗巫
马来西亚沙捞越州第三省省会诗巫市,是一个年轻的城市。自开埠垦荒至今,不过百年。身处其间,森林、树木和花鸟满眼;绿色,同样饱含强大的生命力。

诗巫作为马来西亚以华人为主要人口的城市,有“小福州”的美誉。当地人讲福州(闽清)话、食物烹调方法与华南差异甚小。“四海同春”艺术团团长任启标赞扬,当地华人将中华文化的“魂”和“根”很好地传承了下来。
马来西亚诗巫市议会主席张泰卿表示,为配合当地华人社团联合会40周年庆典,特与“文化中国·四海同春”完美结合,既为华团庆典增添精彩,更为诗巫春节带来喜庆氛围。
“希望‘四海同春’不仅能在较大城市访演,也能在较小市镇开展。”马来西亚诗巫省华人社团联合会会长江贤钦认为,“海外华侨华人对于中华文化的渴求是相同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