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中华文化

中越两国学生话民俗、品美食 交流春节习俗文化

2017年01月25日 09:28   来源:人民日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本报河内1月24日电 “敲响春天的锣鼓,龙飞凤舞齐欢聚。大街小巷财源滚滚,新的一年安康相随。”越南大学生演唱的越南语歌曲《龙凤迎春》,让河内大学孔子学院里洋溢着节日的喜庆,在座的师生打着欢快的节拍,与舞台上的歌者共同迎接春天的到来。

  农历新年也是越南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春节前夕,河内大学孔子学院邀请越南大学生和中国留学生一起,话民俗、品美食,交流中越两国各具特色的春节习俗。

  河内大学孔子学院中国教师范先钢在播放了介绍中国人如何过年的短片后,向越南学生提问:“中国人过春节有哪些习俗?”“贴对联,包饺子,还有吃鱼。”河内大学大二学生秋庄用汉语一字一句地回答。

  “中国人为什么春节时要吃鱼?”“因为吃鱼会年年有余。”秋庄的回答赢得中国留学生的热烈掌声。

  中国留学生对越南春节习俗的了解也毫不逊色。在看完介绍越南春节民俗的短片后,河内大学孔子学院越方院长杜青云向中国留学生提问:“越南春节期间,北方人都喜欢摆放什么植物?”“桃花和金桔。”中国留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

  边看短片,边听老师讲解,中越两国学生更加了解彼此的春节民俗。同一个春节,不同的习俗,一样的年味儿。

  “恭喜发财,红包拿来。”这句话不但中国留学生耳熟能详,越南学生也常挂嘴边。不过,没等学生们说出这讨喜的话,河内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秦晓洁和杜青云就为在座的每位学生都发了一个喜庆的红包。学生们收到“大礼”喜不自禁。

  小红包藏着大学问。范先钢请大家拿出红包里崭新的一元人民币并提问:“谁能说说,这一元红包的意义?”学生们似乎犯了难。范先钢解释道:“‘一’寓意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精彩的诠释赢得学生们的热烈掌声。最后,师生们拿出喜庆的“福”字合影,祝福新春,祝福中越友好。

  河内大学孔子学院是中越共同建立的第一所孔子学院,也是两国教育文化交流合作的重要成果。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约有1.3万越南人在中国留学,有近2000名中国学生在越南留学。两国教育交流频繁,不但为年轻人了解彼此国家的文化提供了机会,也为中越关系发展注入新动力。(刘刚)

【编辑:郭晓倩】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中华文化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