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同春”欧洲二团巡演近尾声 演出团队迎收官
原标题——“四海同春”欧洲二团巡演近尾声 演出团队一丝不苟迎收官
中新社马德里2月12日电 (付强)12日的马德里阴雨绵绵,唢呐演奏家和往常一样到酒店附近慢跑。回到房间后,他还要进行常规的指法练习。
“跑步的目的是提高肺活量,指法则是保持演奏感觉”。郝晓东说,因为唢呐吹奏的音量较大、在酒店练习会影响其他房客,所以他习惯用“空练”代替。
十几天的巡回演出,郝晓东没有一日间断练习。“一天两天偷懒松懈,观众听来可能不会有什么差别,但我不允许这样的情况发生”。成长于中原流派唢呐世家、自小受父亲教诲,郝晓东对自己的要求相当严格。
作为“四海同春”欧洲二团唯一的器乐表演节目,郝晓东的唢呐表演自成一道风景;几十年的浸润令他的技巧无比纯熟,就连外国观众也为之深深折服。
“音乐无国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也是如此”。郝晓东对连续两年参与“四海同春”感到荣幸,他认为,“四海同春”这种面对面演出的形式,不仅为海外侨胞营造了浓厚的喜庆氛围,也能让外国民众更加真切地体会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当地时间12日晚,欧洲二团将在马德里迎来收官演出。回顾此前六场演出,台上节目的精彩纷呈,离不开台下演职人员的辛勤付出。
尽管声音中透着些许疲惫,主持人丁瑜依然一字一句打磨着当晚演出的串词。
舞台上寥寥几句主持词,如何把每个节目蕴含的中华文化内涵传递出来、把祖(籍)国对侨胞的牵挂和祝福展现出来,做到让观众“入耳、入心”,考验的不仅是主持人的功底,还有巡演过程中的细心观察、随机应变。
每到一座城市,丁瑜都会专门挤出时间了解当地风土民俗和侨情侨讯,为主持词调整润色。“主持人要从观众的角度出发,设身处地考虑他们此刻的感受,每一句话都要体现观众的心声、引起共鸣”。
七场演出、五位搭档,除了准备自己的部分,丁瑜还要花许多时间与当地主持人沟通,了解他们对中华文化的认知程度、对主持工作的驾驭及临场风格,以实现台上的默契无间。
丁瑜认为,“四海同春”不仅是沟通侨胞感情的纽带,更是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用自己的表现,为传播中华文化尽一份力,我认为这是一种责无旁贷的使命”。
一曲《美丽的日子》,让中国民歌的魅力绽放欧洲五城,也让观众记住了青年歌唱家王园园的名字。即使已演绎过成百上千次,在收官演出之前,王园园依然把自己关在卫生间里、对着镜子反复练习。
考虑到海外巡演由较为多元的观众组成,王园园在节目选择上颇费苦心。《美丽的日子》富有浓郁的中国节日味道,有助慰藉侨胞的思乡之情;少林功夫在海外家喻户晓,选择红遍全球的电影《少林寺》的主题曲《牧羊曲》,则更容易为外国民众所接受。
即使出发前已做足准备,王园园仍不忘根据演出情况调整曲目。在荷兰乌特勒支,了解到外国观众占据相当比例,她临时改唱了江苏民歌《茉莉花》。“这首歌在世界上传唱极广,表达了淳朴柔美的感情,而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可以更好地表达我们的祝福”。
王园园此前曾出访过许多国家,但随“文化中国·四海同春”慰侨演出还是首次。她表示,能在春节这个阖家团圆的日子,把来自祖(籍)国亲人的深情祝福送到广大侨胞身边,她感到非常自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