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中华文化

新加坡:通过中国古诗词“了解古人境界”

2017年02月17日 10:24   来源:参考消息网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参考消息驻新加坡记者包雪琳2月17日报道 在《中国诗词大会》上,相信不少观众都对节目中那位来自新加坡的华裔选手李宜幸印象深刻。虽然她在总决赛中遗憾离场,但李宜幸在比赛中一对一的“飞花令”环节击败过冠军武亦姝,满腹诗书的气质让人佩服。

  李宜幸9岁时随父母移居狮城新加坡,十二三岁时,在母亲的引导下开始背古诗词,渐渐对古典文学产生兴趣。在新加坡学习期间,李宜幸通过南洋女子中学校(简称南中)与华侨中学的“直通车”计划,加入华侨中学高中部语文特选课程。

  该课程是新加坡教育部为培养精通双语的人才、提高学生华文水平和文学素养而开办的,鼓励像李宜幸这样对华文和文学有浓厚兴趣的学生加入,修读华文与文学、中国通识等科目。2014年,李宜幸获得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奖学金进入北京大学中文系,目前是大三学生。

  李宜幸在《中国诗词大会》一战成名,也在新加坡引发关注。《联合早报》报道说,李宜幸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爱好,是移居新加坡后培养起来的,这非常难得。李宜幸在南中学习时的语文老师杨柳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她对李宜幸闯入《中国诗词大会》总决赛并不感到意外,李宜幸在节目中充分展现了自己的文学功底。

  据杨柳老师介绍,南中的华文教学非常重视文学欣赏,不仅是古诗词、也包括现代文学。学校的教学是依据学生领悟程度分层渐进的,中一、中二两年重在培养兴趣,让学生开始接触一些诗词、戏曲,初步了解文学发展史。到中三,华文水平最好的一批学生会选读语文特选课程及文学课程,修读课程的上百名学生都能够吟诵诗歌,掌握诗歌发展的脉络。其他学生也会通过双文化课程了解相关内容。

  不仅是课堂教学,南中还会组织学生参加华文大比拼等竞赛,到剧场欣赏《原野》、《茶馆》等经典剧目并展开学习讨论,带领学生到中国参加“浸濡”活动;学校图书馆也有大量华文书籍供学生阅读,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学习华文,同时了解中华文化。

  华文是新加坡的官方语言之一,但近年来新加坡人的华文读写能力却有所弱化,学生日常生活中仍是使用英语居多。加上古典诗词有其特殊的格式及韵律,学生完全理解并掌握有一定难度,因而老师的引导和鼓励就显得更加重要。

  杨柳说:“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挖掘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让学生发自内心地想去了解更多内容。在新加坡,可能一些学生离开南中后不一定有机会一直接触华文,但希望南中四年的学习能让她们自信地用华文表达自己的想法,不求她们出口成诗,至少在别人出口成诗的时候可以从容接上话。”

  南洋理工大学中文系学生王书雅对华文老师的教学印象深刻,她告诉记者,老师教课会采用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遇到专业的词汇,会用多种语言解释,并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辅助以帮助学生理解,也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

  王书雅说:“古诗词是老祖宗留下的东西,学习古诗词能够了解古人境界,在思想上有净化的功能。”

【编辑:郭晓倩】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