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中华文化

听外国人聊“中国梦” 顿觉做个中国人好自豪

2017年02月21日 09:49   来源:中国侨网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2月21日电 题:听外国人聊完他们的“中国梦”,顿觉做个中国人好自豪!

  外国人对“中国梦”了解多少?他们也有“中国梦”吗?如果有,他们的中国梦是什么样的?

  一直以来,小侨对这些问题颇为好奇,只是苦无机会亲自求证。

  刚刚过去的鸡年春节,小侨有幸随“文化中国·四海同春”欧洲二团赴英国、荷兰、西班牙三国巡演,切身体会到所到之处华侨华人的热情、亲眼见证了中华文化在海外的影响力。

  与此同时,通过与当地民众的沟通,小侨长期以来的疑问也逐渐有了答案:

  原来,“中国梦”早已走出国门,成为不少外国人心中共同的绮梦。

  西班牙“武痴”何塞

  愿为中国功夫一小卒

  西班牙时间2月7日傍晚,“四海同春”欧洲二团走进巴塞罗那华星艺术团开展联谊活动,不大的室内挤满观众,一位争着与少林武僧们合影的西班牙老人格外抢眼。

  看这架势,莫不是一个功夫迷?小侨赶快上前与他攀谈,没想到却挖出了不少故事。

  老人名叫何塞,很多年前就迷上了中国功夫。随着了解的深入,功夫电影、武术教程已无法令他满足,“天下武功出少林”、去中国少林寺学功夫的想法整日盘旋在他的脑海里。

  终于,经过一番认真准备,何塞在十余年前来到了距西班牙万里之遥的中国,踏进了令他魂牵梦萦的少林寺;学功夫、学中文,领略中国文化,何塞在少林寺一待就是数月,甚至萌生过长居中国的打算,但因家庭等因素无奈作罢。

  回到西班牙的何塞仍不满足,自娱自乐式的独自习武已非他所愿。没过几年,他就在社区开办了一个中国功夫兴趣班,免费向社区居民、特别是小孩子传授功夫。

  “好东西不能藏私。让孩子们学习中国功夫,不仅能强身健体,还能帮助他们了解中国,这个日新月异的世界大国”。何塞说,能为中国功夫在海外的传播尽一份力,他觉得非常骄傲,“感觉自己成了这种伟大文化的一部分”。

  得知少林武僧们随“四海同春”来到巴塞罗那,何塞特别准备了一套他最得意的螳螂拳,准备和武僧们“切磋一下”。他还带来了印有他习武事迹的宣传资料,与武僧们聊得很是开心。

  了解到“四海同春”欧洲二团的演职人员大多来自河南,何塞难掩语气中的羡慕:“开车几小时就能到少林寺,真是太幸福了!”

  荷兰教师胡耀仁

  学中文是爱好,教中文是事业

  中国功夫在海外的确圈粉无数,“学习地道的中国功夫”也确是不少人的梦想,但若仅仅用功夫来概括外国人的“中国梦”,未免有些狭隘。

  除了功夫,其他类型的中华文化在海外也有着各自的忠实粉丝,粉丝中有些先行者甚至已经“让梦想照进现实”,把对中华文化的喜爱转化为一生的事业。荷兰乌特勒支中文学校的荷兰籍教师胡耀仁就是其中一员。

  当地时间2月4日,国务院侨办副主任王晓萍携部分“四海同春”访演成员走进荷兰乌特勒支中文学校,与师生亲切交流并为他们带来精彩的节目,和大家同庆新春佳节。

  随同前往的小侨,在楼道里看到这样一幕:

  一位荷兰小伙与王晓萍副主任亲切交流,他就是胡耀仁。被他一口流利的中文吸引,小侨果断找他聊了聊:

  侨:中文说得太好了!哪儿学的?

  胡:大学时想学一种不一样的语言,想到身边有几个华人朋友,就报了中文选修课。没想到学完就爱上了,觉得中文实在是太有意思了,简直是一门艺术。

  侨:中文学校里的荷兰老师不多吧?你怎么想到当中文教师的?

  胡:毕业后也没放下中文,几乎每天生活中都会用到。后来突然想,既然这么喜欢中文,也算学有小成,为什么不再进一步,把这爱好和事业联系起来呢?于是就想找个能尽量多的接触中文的工作。也想过开中餐馆,但考虑到竞争不过华人(开玩笑中),于是就来到中文学校了。

  侨:你的中文名字“胡耀仁”读起来很顺口,有什么特别寓意吗?

  胡:大学老师给起的,当时还不懂汉字的寓意,只是因为和我荷兰语名字的发音相似,哈哈。

  4日当晚的剧场演出,胡耀仁也来到现场。看到舞蹈《汉风舞韵》这个节目,听到伴奏音乐中唱出《诗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一句时,这位接触中文多年的荷兰小伙还是被震撼了。

  “没想到《诗经》还能用唱的,实在太好听了!看来我对中文的了解还远远不够!”胡耀仁兴奋地说。他表示,今后一定要来中国学习一番,感受最地道的中文之美。

  西班牙媒体记者

  中华文化令人深深向往

  当地时间12日傍晚,在位于马德里市中心的西班牙广场,“四海同春”欧洲二团巡演圆满收官。

  下面是小侨随手拍到的现场观众,看看有多少外国人?

  除了观众,当晚也来了不少西班牙当地媒体,其中一位西班牙记者给小侨留下了深刻印象。

  他就是采访艺术团团长、国务院侨务办公室秘书行政司司长张永文的记者。

  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记者常年从事文化领域的报道工作,中华文化造诣颇深;除了一口几乎溜到飞起的中文,许多中国网络用语也是信手拈来。小侨随便出了几题,“累觉不爱”“人艰不拆”“我想静静”,没一个难倒他。

  这位曾多次到访中国的记者对小侨说,一种文化在其它国家生根发芽,必须经历一个融合的过程,任何文化都不例外。多年的观察让他认为,中华文化在西班牙正逐渐度过这个阶段;它不仅是在西侨胞引以为傲的资本,也正以其独特魅力吸引着包括他在内的西班牙民众。

  目前他想做的,是把中西文化结合起来,让更多西班牙人体验中国的文化,进而了解中国社会的高速发展;既促进两国文化交流,也助推双方在经济贸易等领域的双向合作。

  当被问及他的“中国梦”是什么,这位记者毫不犹豫地表示,希望能被派到中国当驻外记者,好好待个几年,尽可能多的深入了解中华文化、了解中国的社会进步、国家发展。“回来以后再写两本书,文化、发展各一本,这就是我最大的心愿”。

  (来源:中国侨网官方微信,作者:付强,ID:qiaowangzhongguo)

 

【编辑:梁异】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中华文化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