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吃糖醋里脊 成都外国人“活”不下去
如果把外国人最爱的川菜排个顺序,恐怕能够把宫保鸡丁挤下榜首的,除了糖醋里脊之外别无他选。虽然糖醋里脊并不是川菜独有的,如在鲁菜、江浙菜以及粤菜之中也都有相类似的菜肴,但川菜中的糖醋里脊风味还是更加独特。
上大学的时候,因为是在外语学院,学校里的外籍教师和留学生众多。虽然有食堂,但他们总是不爱吃食堂师傅做的大锅饭,嫌菜做的太辣,因此几乎每顿饭都是在学校半山腰的一个苍蝇馆子解决。
苍蝇馆子与其说是一家馆子,不如说是个露天的窝棚,一座红色的干打垒房子旁,用木板和塑料布遮起就是一个小小的地方,下雨天怕是还要漏水。里面放着三四张油腻腻的小桌子,菜单是用白色的A4纸打的,然后塑封起来。正面是中文的菜单,品种丰富,从歌乐山辣子鸡到干煸四季豆,从豆瓣鱼到毛血旺,应有尽有;背面则是英文菜单,上面稀稀落落地写着几种菜的名字,第一个就是Sweet and Sour Pork (糖醋里脊)。
我的大学英国外教老马,在来学校教书之前曾经在香港当过一段时间的老师。他粤语说得很流利,却不懂普通话和四川话,但是很快他就把菜单上爱吃的几道菜如何用四川话表达学会了。老马在来四川之前,几乎只吃鸡鸭鹅等禽类的肉,自从尝试了糖醋里脊之后,几乎每次出门吃饭都会点这道菜。好像没有糖醋里脊,他就“活”不下去似的。
每天中午,老马总会到小窝棚那儿去用午餐,走进门他根本就不需要开口,老板娘直接就为他下单:“一份糖醋里脊、一份炒时蔬和一碗米饭。”时蔬根据季节不同还会有一些变化,糖醋里脊却从来不会改变。
像老马这种爱吃糖醋里脊的人能到四川,真算是他们的福气,因为在国外,即便是号称正宗的“川菜馆子”,糖醋里脊也并不是这个味。
老马有个留学生朋友叫做乔万尼,意大利裔的美国人。出生在纽约的他由于家里是开意大利餐馆的,所以从小就跟着长辈学做菜,对于自己的厨艺那是相当的得意,最爱标榜自己意面做得地道:“我可是从来不会到超市买番茄酱做博洛尼亚肉酱的,我都是买新鲜的番茄熬制,每次做肉酱得熬差不多4个小时。”
出于对食物的热爱,乔万尼几乎什么都爱吃,火锅对于他来说是小菜一碟。跟他一起出去吃老麻抄手,同行的四川人要“小麻”,乔万尼要“老麻”,一边吃他还要一边嘲笑四川朋友吃花椒辣椒都不如他。
按照乔万尼爱吃花椒海椒的程度,我一直以为他最爱的川菜是水煮肉片,结果却出人意料,他的最爱却是酸甜可口的糖醋里脊和糖醋排骨。有一年放假回纽约,乔万尼突然嘴馋想要吃糖醋里脊,却始终调不对味道,觉得自己的调料里有一种腥呼呼的味道。跑到中餐馆去点了一份,还是觉得味道怪。
回到学校之后,乔万尼专门跑到小窝棚去请教,才终于解开了糖醋里脊的秘密。四川人做糖醋里脊,可是真的用糖和醋炒出来的,这个汤汁调配的比例对于乔万尼来说实在是太难了。乔万尼看着糖醋里脊红彤彤的颜色,以为是用番茄酱染出来的,炸了肉段,直接倒了半瓶番茄酱上去,还专门浇了橄榄油。
看上去倒是挺像那么一回事,口感完全不同。按照乔万尼的做法就是,炸猪肉条蘸番茄酱,地道的美式快餐味。
但,也许正是糖醋里脊与美式快餐的相似性,才让它成为了川菜中最受外国人青睐的一道美味。(闫雯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