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中华文化

浙江省以五大举措推进非遗传承人记录工作

2017年03月09日 16:43   来源:中国文化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本报讯 自《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发布以来,传统文化保护发展工作迎来新的历史机遇,借此东风,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以五大举措扎实推进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抢救性记录工作。

  一是开对接会,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日前,浙江省非遗保护中心召开了该省第二批国家级、第一批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对接会,4家摄制团队的5位核心人员分别就10位国家级、3位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摄制方案、记录框架、访谈提纲进行了汇报,10多位学术专员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各地非遗中心或项目保护单位负责人也都踊跃发言,大家形成共识: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是一项良心工程,要对历史负责,投入情感、走近传承人,采集传承人重要信息,并利用科技手段保存好相关资料,确保真实性、体现完整性、达到传承性。

  二是抓时令节气,广泛采集、兼收并蓄。在去冬今春期间,3家摄制团队的30多人分赴绍兴、乐清、浦江等地,拍摄了绍兴黄酒传统酿制技艺、乐清细纹刻纸、浦江剪纸等项目的节气活动。

  三是打磨采访提纲,集思广益、学术保障。框架合理、内容丰富、条理清晰的访谈提纲是做好非遗传承人记录拍摄的必要条件,为此,浙江省非遗保护中心充分发挥学术专员和当地非遗保护中心、项目保护单位的作用,以严谨的学术态度集思广益,多次修改完善访谈提纲。

  四是编丛书集,成果转化、深入推进。为了梳理非遗传承人抢救性记录的资源并进行部分成果转化,浙江省非遗保护中心着手编撰“浙江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口述史丛书”,以传承人为分卷,一人一书,形成系列;同时,在全省举办调研报告征集评选活动,鼓励各地文化部门、高校非遗传承基地走访传承人,撰写调研报告,评选后结集出版,以此深入推进非遗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

  五是建数据库,保存利用、民众共享。非遗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采集了上百个小时的影像数据,包括口述访谈、项目实践、传承教学等,积累文字资料60多万字、图片4000多张。为了使资料得到科学化保存管理,浙江省非遗保护中心正在建立该省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抢救性记录数据库,设立相关网站,既宣传抢救性记录工作,也让民众共享非遗抢救保护成果。(郑金开 蒋倩倩)

【编辑:罗丹】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