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中华文化

游走于中欧语境之间 海外华人推广诗词之美(图)

2017年03月27日 15:44   来源:中国侨网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3月27日电 据法国《欧洲时报》英国版报道,《中国诗词大会》掀起的诗词热潮遍及海内外。如果说这是一次激情澎湃的诗意的复兴,那么如何将这种热情持续下去,将中国文化更好的呈现给世界才是我们所乐见其成的。

图为在伦敦读书会举办的“诗词大会”上参赛者正在思考答题。(图片来源:欧洲时报记者侯清源 摄)
图为在伦敦读书会举办的“诗词大会”上参赛者正在思考答题。(法国《欧洲时报》英国版/侯清源 摄)

  中国传统文化节目火到海外

  不论是在英汉语教师、学习者还是诗词爱好者都对央视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赞美有加。英国中文教育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德康中文学校校长肖丽对记者说:“我本人对这个节目很感兴趣,也很喜欢董卿的主持风格。其实在这个节目之前,我还关注了《中华好诗词》、《中国成语大会》这些节目。诗词、成语这些都是中华文明和中文源远流长的精髓,央视播出这一系列文化节目,能很大程度上激发国人的学习热情,让更多人爱上诗歌和成语。”北爱尔兰孔子学院校长YanLiu也非常认同这个节目。“它正面地宣传了中国传统文化,提高了现在电视节目的层次,让人们从一个较高的审美领域提高自身素质,达到非常积极的效果。学习古诗词也能让华裔学生不忘本,引起他们对学习中文的兴趣。”

  华裔二代Stacey认为这个节目让大家重温中国古典文化精髓,了解祖先,也让中国人再一次迷上中国古诗词,中国政府很支持传统文化的保护,她觉得与英语相比,汉语更加精简、有趣,“中国人对国学的热情会持续下去。”

  本身是作家、诗人的旅英文化协会主席黎丽则认为中国能在主流媒体平台上对古典诗词进行推动,其力度和意义都是不同寻常的。《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对古典诗词在当今中国古典文化中的定位等方面具有不容小觑的意义。她也认为,目前在不少个人的博客平台上,古典诗词似乎隐约显现出某种复兴,但这种复兴在主流媒体上却表现不多。中国诗词与其它文学形式相比具有独到的特点,那就是在体现意境时的那种极美的含蓄、深远和高度凝炼的方式。中国诗词意境形象是通感性的,能通过唤起人的声音、触觉、视觉、心理联想等全部感觉和知觉来激发读者的想象力。

  伦敦读书会自发创办“诗词小会”

  诗词热潮下,在英华人已不满足于在电视上追诗词大会,也自发办起了自己的“诗词大会”,而大会的发起人及策划者就是伦敦读书会的创办人白鲜平和伦敦读书会会友,也是公众号“英国养娃那些事”的创办人之一魏莱。伦敦读书会每个月都会举办线下活动,至今已有20多次,每期活动都有特定的主题,并邀请5-6名荐书人和20余名书友参加,一起推荐、讨论、分享好文好书。举办两年多以来,中间也曾以分享的形式做过跟诗词、中国经典文学相关的主题,此次首次有了比赛的形式,这当然也是受到了中国诗词大会的影响。

  1980年出生的北京人魏莱来英已12年,是伦敦读书会“诗词大会”的主要发起人和出题人。在今年2月份追完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之后,她便向白鲜平提出了这个想法,之后便开始了策划。她对记者说,这次的题目形式基本上是参考了一些国学问答节目。比赛共有三轮,第一轮是笔答题,包括选择、判断和填字。优胜的8个人进入第二轮,两两一组比飞花令,决出四强。最后再请群里的一位书画家姜啸然现场画出几首诗词的意境,选手根据她的画抢答,正确会得分,答错倒扣分,此时如果还未分胜负则再加决胜题。

  凭借刚看完诗词大会的新鲜感和浓厚的兴趣,魏莱自编了绝大部分的题,而且出题速度很快,但决定出题难度的关键还是读书会里大家的诗词水平。魏莱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在读书会的微信群里发模拟题,看看大家的答题率,这样,自己心里就有了底,知道大家的水平在哪里,哪些题需要降低难度,哪些又出得简单了。她认为,在海外推广诗词,一个群的力量当然不够,只能说在小范围内试试水,看看这样的方式能不能行。

  另一位策划者白鲜平则戏谑地称这次活动为“诗词小会”。白鲜平对古文有很深的感情,她的父亲曾是一名语文教师,在她小的时候会要求背诵古文、唐诗、宋词甚至是成语字典。现在虽然没有特意去看诗词,但如果有公众号发相关文章还是会点进去阅读。她表示,积累阅读达到一定量的时候更会感受到诗词之美,跟年龄和阅历都有关系。她希望通过举办这次伦敦华人自己的“诗词大会”,带动大家打开古文看看,鼓励读书会里的妈妈爸爸们积极地教孩子诗词,让中国文化的财宝不被遗忘。同时,她也希望通过《欧洲时报》等媒体的宣传,带动英留学生群体也能组织相关活动,这样不仅能丰富留学生的生活,也能为发扬中国文化做贡献。

  侧重会话让诗词在海外华文教学中所占比例偏低

  虽然中国诗词节目红到了海外,但几位受访的海外汉语教师却都表示,诗词在平时汉语教学中比例偏低,因为中文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学生们对诗词的鉴赏能力。

  伦敦大学亚非学院汉语教师Lik Suen表示,在亚非学院,古代汉语在汉语教学中所占比例为25%,涉及先秦散文、诸子百家、唐诗、宋词、元曲等等。具体来说,大一会谈到孔孟作品;大二去中国留学,在那里会学到古代的散文、杂文;大三回来以后,会学习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在教学方面,我们会一上来就让学生们学习繁体字,直到大三才会由繁转简,这个过程会让他们认识到汉语的发展和变迁,而繁体字更能让他们很好地理解古代文学作品的意义。由繁转简的过程也会相对容易。

  Lik Suen说:“亚非学院的学生们是能体会到诗词平仄的音韵之美的,因为我们在教授诗词的过程中会用英文对诗词大意、诗人写诗的原因、所处的时代背景进行介绍,也会从一个诗人不同时期的作品特点来解读诗人写作风格的变化,甚至会分析风格转化的原因。所以他们可以对古代的一些著名诗人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当然,汉语水平的掌握程度无疑会影响学生对诗词的学习和理解。由于中小学汉语教学更侧重汉语的实用性,以‘会话式’汉语为主,所以诗词比例很低;高等教育除了对实用汉语有较高要求且学习者有一定的汉语基础外,对古文也有一定的要求,所以诗词比例相对高。”

  肖丽透露其中文学校平时课程上几乎不涉及诗词,她说:“当前英国高中升学考试GCSE和大学入门考试A-level考试大纲对中文文化不作硬性要求,即使学校开了这些课,学生门也很难有时间和精力学习。这也是平时华文教学中的缺失和遗憾。不过在组织的课外活动如诗词朗诵会中,会略微涉及到一些应景的古诗词。在春天的时候教学生们学习骆宾王的《咏鹅》。学校也不是光让学生背诵,同时也会介绍诗歌传达的大意。有时也会安排少量的齐鲁文化的学习,如孔孟之道。

  YanLiu也表示,因为学校现在的教学对象多为中文零基础的中小学生,所以按他们的实际汉语水平,还没有涉及到很多古诗词。但在进行中国文化的讲授时会涉及一些很简单的五言绝句,如《静夜思》、《春晓》,按比例算很小。

  华裔学诗词各有各招人工“意境”自己造

  虽然策划了英国的“诗词大会”,但读书会创办人白鲜平并不看好英国现在越办越多的各类“国学学校”。她认为,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语言,唐朝和宋朝的语言跟我们现在无法相提并论。此外,我们现代人所处环境更不一样,不管是中、外学生,没有环境置身其中就很难理解诗词的意境。“有了高铁和飞机,中国国内的很多人已无法理解诗句中的思乡与寂寥。在英国,‘草色遥看近却无’这句诗也很难跟孩子解释,因为英国四季的草都是绿的。有趣的是,‘过江千尺浪’或‘微雨燕双飞’这样的诗句描绘的情境则更容易在英国找到,因此也更容易被孩子理解。”白鲜平认为,针对华裔孩子的诗词教育选材很重要,附加条件也很高,但她有时会人工创设一个小情境。比如有一年回国过春节,她特地让女儿晚上到一个地级市去看街上的民俗灯笼表演,再跟她讲“东风夜放花千树”这句诗的时候她马上就理解了。

  此外,有对外汉语教学背景的魏莱提到,12岁之后,人类大脑中掌管语言学习的叫“布罗卡”区域就关闭了,因此早教非常重要。一些幼儿早教节目,比如《巧虎》中,有些部分把古诗词跟音乐结合,像儿歌一样唱出来,孩子不觉得在背诗,很快就记住了。成人的话,对于以前有基础的人,深扒知识点和背景故事会增强学习的兴趣,比如李商隐的感情经历或杜甫的结发老妻这样的“八卦故事”就很有趣,而初学者也能随意搜到网络上的各类针对不同年龄的国学节目。

  记者就此也采访了华裔汉语学习者在学习诗词上的心得。大学主修历史,选修汉语的华二代Tasia表示,因为是选修中文,所以自己对中国诗词并不熟悉,后来偶然听到了一首周杰伦的歌,里面有一些类似诗词的歌词写得很美,很想知道唱了些什么,于是开始学习诗词,最喜欢的是李白的《静夜思》。Moonlie Fong曾就读于伦敦大学亚非学院中文系,主修现代和古代汉语。除了父母是中国人外,她学习汉语还因痴迷于中国武术,Moonlie非常喜欢明代文豪汤显祖的《牡丹亭》,对于古诗词学习更有自己的一番见解。她认为,学习古诗词一个很重要的要素就是要了解诗词创作的背景,对古汉语的理解要达到一定程度才能更加了解中国文化。

图为在伦敦读书会举办的“诗词大会”上进行的读画猜诗环节。(图片来源“欧洲时报记者侯清源 摄)
图为在伦敦读书会举办的“诗词大会”上进行的读画猜诗环节。(法国《欧洲时报》英国版/侯清源 摄)

  海外华人:做不计得失的文化拼图艺术家

  对于中国诗歌及中国文化对外传播,身在海外的华人及华文作家们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并进行着身体力行的推动。

  2017年1月26日,“中国诗歌春节联欢晚会——欧洲分会场”在德国杜塞尔多夫首次举办,这里也是德国著名诗人海涅的故乡。荷兰华人、华文作家池莲子女士是中国诗歌春节联欢晚会的海外顾问,池莲子说,这是“中国诗歌春节联欢晚会”第一次在欧洲举办,来自欧洲各国的100多名诗歌爱好者以诗歌为纽带,用母语及双语传播中国诗歌、充分展示中国诗歌的魅力。池莲子说,每一个国家都有属于他们本民族的诗,和超越本民族的诗文化,关键在于交流,彼此了解就会彼此尊重。

  池莲子本名池玉燕,1985年移居荷兰。出版过多部诗集、散文集。创办荷兰“彩虹中西文化交流中心”近30年,现任“世华作家交流协会”秘书长。池莲子表示,她30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中西文化交流工作,最切身的体会是,各国文化,像一块块散落的拼图块,只要有心人,用心把它们仔细的拼在一起,就是一副绝世的艺术。“所以,作为一个作家诗人,首先要敢于做一个不计个人得失的拼图艺术家。”池莲子说。

  对于文化传播,捷克华人、作家、诗人老木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老木认为,要提高中国文化海外传播的效率,高效的途径是从人们生命的人性和意识深处入手,用能够拨动人们心弦的方式去传播。老木表示,诗歌的简约、韵律、易记、适读、情绪荷载量大等特征,使它更加接近人的直接反应部分,比起较为间接的其他文学表达形式,诗歌能更加接近人们内心的人性,给人带来震撼、留下印象。

【编辑:郭晓倩】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