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三千年”文物巡展在日本京都开幕(图)
中国侨网3月28日电 据日本《新华侨报》报道,为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近日,“汉字三千年——汉字的历史与艺术”文物日本巡展第二站展览在京都市美术馆隆重开幕。该展览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及日本中国文化交流协会主办,由黄山美术社策划实施,为当地日本民众带来了选自中国6个省市17家文博单位的超114件(组)珍贵展品,其中约22件展品为一级文物。来自中国文博单位、在日中国企业、中日文化团体等约300位各界友好人士出席了开幕式。

中国驻大阪总领馆总领事李天然在开幕式上致辞说,此次展览选在京都举行,是为了通过汉字这个东亚共同的文化纽带,进一步促进“东亚文化之都”建设,加深东亚各国的文化交流。
日本中国文化交流协会常任委员竹内浩一也表示,中国和日本共同拥有汉字文化,对两国具有特殊意义。汉字不仅是语言交流的符号,也是沟通中国、日本等东亚国家文化的纽带;从汉字衍生出的书法、篆刻等丰富多彩的视觉艺术形式,深受中日等国民众的喜爱。希望通过本次展览可以增进日本人民对汉字的了解、加深对汉字的喜爱,并以此促进中日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民间友好。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户思社在致辞中表示,去年10月,“汉字三千年”巡展在东京拉开帷幕,汉字的独特魅力吸引了众多观赏者,获得了中日文化界人士、友好人士、汉字爱好者的好评。2017 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恰逢京都这座美丽而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被选定为“2017 东亚文化之都”。相信这一机遇,定会给“汉字三千年”京都展带来更大的影响和收获。此次展览也将为延续千余年的中日文化交流史添上浓重的一笔。

据悉,本次展览将从“汉字的历史源流、汉字的艺术之美、汉字的深远影响”三方面,带领观众近距离欣赏承载汉字文化的珍贵文物,参观者们可以更加清晰地关注汉字在不同载体上表现出的不同姿态和风韵。同时,展览随后还将依次前往新泻、仙台、高崎等地进行巡展。(王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