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中华文化

美国密歇根大学展出中国舞蹈史料 探讨中华舞韵

2017年04月10日 16:14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10日,美国密歇根大学哈彻研究生图书馆正在举办的“1945-1965时期的民族韵动:中国舞蹈史料”展览,不断吸引来往的学生驻足观看。

  展览以展板、实物、视频资料的方式,向公众展示了这一时期中国舞蹈的历史。一些舞蹈使用的道具——帽子、碗、剑等也在展柜里展出。

  展品来自密歇根大学图书馆馆藏的中国舞蹈资料库。

  2013年秋天的一天,密歇根大学助理教授埃米莉·威尔科克斯(中文名:魏美玲)受邀同本校图书馆员傅良瑜吃午饭。午餐时,傅良瑜提出建立中国舞蹈资料库的建议。从事中国舞蹈研究的魏美玲喜出望外,爽快答应,她终于有机会给自己近10年的研究成果安个家了。

  傅良瑜是密歇根大学图书馆中国研究馆员,一直想为学校东亚图书馆增加一些独特的馆藏。作为一名艺术爱好者,傅良瑜发现中国舞蹈史是个能结合魏美玲的研究与自己的兴趣并有待发展的领域。

  三年后,魏美玲和傅良瑜终于可以与学界和公众分享她们的工作成果:藏有1500多张“中国舞蹈先驱者”数字图片的图片库以及1000多件研究中国舞蹈史的珍贵资料,其中包括书籍、期刊、相册、演出节目单、明信片、油印资料以及手稿等。

  “中国舞蹈先驱者”数字图片库由上世纪四十年代至六十年代中国顶尖舞蹈艺术家的私人相册组成。魏美玲先后11次前往中国,亲自到艺术家家中扫描了1500多张图片。“最原始的图片留在舞蹈家家里,我不想把他们的记忆带走,这样他们可以将图片及记忆代代相传,”魏美玲日前对新华社记者说。

  收集在魏美玲图片集中的每一位艺术家都对中国舞蹈史作出了巨大贡献。在此之前,关于他们的生平没有完整的英文研究文献。魏美玲迫切感到有必要记录他们的事迹以及回忆。这些艺术家许多人已经七八十岁,还有艺术家在她研究的过程中去世。

  “我采访的最老的舞蹈家是盛婕。我遇到她时她90多岁,仍然清楚记得抗日战争时期在重庆的表演经常因日军轰炸而被迫推迟,”魏美玲回忆道。

  采访中让魏美玲印象最深的是1959年《小刀会》舞剧女主角扮演者舒巧。“几年前我到她在上海的家中拜访她。虽然已经80岁了,但她记忆力非常好,她抽烟,说话非常直接。我们开玩笑,聊了一个下午,”魏美玲对新华社记者说。舒巧也是一名编导,做过香港歌舞团主要编导。“我认为她是中国至今还活着的最著名的女性编导,”魏美玲说。

  魏美玲还珍藏着近300多小时的采访录音,不久的将来也将放入资料库中,供研究者及公众调阅。

  傅良瑜则为这个资料库收集了超过1000件物品。她认为资料库里最有趣的部分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记录中国与世界进行文化交流的节目单。“作为一个中国人,我直到收藏节目单时才发现,中国与世界的文化交流在那个时代是那么的频繁。这有点颠覆了(人们)对那个年代的刻板印象,”傅良瑜对新华社记者说。

  展览显示,1949年至1965年间,中国舞蹈团到访了53个国家,足迹从匈牙利、波兰、叙利亚到加纳、哥伦比亚和巴西。

  与此同时,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早期外国舞蹈团经常到中国演出,把外国舞蹈带上中国舞台。

  展览同时展示了一些来自亚洲、拉丁美洲以及欧洲的表演节目单,包括1955年南斯拉夫民间舞蹈艺术团和1957年英国兰伯特芭蕾舞蹈团在华演出的节目单。

  资料库里还有明信片,以纪念外国舞蹈团的访华演出。“当时用明信片的方式,让大众接触外国舞蹈更容易一些,”傅良瑜说。

  密歇根大学现代中国研究教授唐小兵认为:“这些资料不仅对研究中国文化的学生有用,同样也益于研究舞蹈或文化表演的学生。”

  魏美玲与傅良瑜还在继续扩大中国舞蹈资料库的收藏。“我们想通过个人捐赠或积极收购,增加资料的多样性,”傅良瑜说。

  “舞蹈是中国社会很有活力的一部分。拜访今日中国,你会看到人们在公园里跳舞,这在美国不大可能看到。我希望更多人了解中国舞蹈,了解中国舞蹈的历史及其复杂性,”魏美玲说。(徐静 苗壮)

【编辑:郭晓倩】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