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中华文化

赖静平:中国网文影响力还没法比肩韩剧、日漫

2017年04月21日 18:00   来源:环球时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图为赖静平和希拉里的合影
图为赖静平和希拉里的合影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白云怡】不久前,由美籍华人赖静平创办的小说翻译网站成为媒体报道的焦点。这个创立于2014年12月、名为“武侠世界”的网站,是目前英文世界最大的中国网络文学网站,内容以玄幻、武侠、仙侠小说为主。通过“武侠世界”的翻译,很多欧美人成为中国网络小说的迷弟迷妹,甚至有人宣称,因为迷上中国小说而戒掉毒瘾。作为这个网站30人翻译团队的负责人,赖静平日前接受了《环球时报》的专访,和记者畅谈中国网络文学对外影响力的话题。

  外国人读中国网文,感觉“很爽”

  环球时报:越来越多的欧美人迷上你们翻译的中国网络小说。有没有了解过你们粉丝群大概的构成情况?你觉得是什么吸引了他们去读中国网络小说?

  赖静平:“武侠世界”是一个免费阅读网站,不需要注册。根据我们的后台分析,我们的读者群85%以上应该是18岁到30岁的男性,来自120多个国家,其中北美占35%到40%,东南亚占25%左右,西欧也有20%左右。整体来看,我觉得这个读者群体构成和中国国内的武侠玄幻小说读者是比较类似的。我喜欢说一句话,天下“小白”是一家,其实国外网络小说读者和中国读者不管是从年龄上还是兴趣爱好上都差不多,很多时候他们阅读的目的就是寻找一种“爽”的感觉。

  环球时报:中国的网络文学在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受众面有多大?有媒体报道说,美国人凯文·卡扎德因为迷上中国网络小说而戒掉了可卡因。还有人说,有美国人到中国的二手书店批发玄幻小说,带回去后卖得很火。据你所知,这些情况属实吗?

  赖静平:欧美一共有多少中国网络小说的读者我没有具体数据,但“武侠世界”的流量现在排名是同类网站中的第一,流量比第二到第六名的网站加起来还要多。我们一个网站现在每天的日访问量大约是500万,独立用户量是30万到50万。大家可以基于这个数据,大概判断一下西方整体的读者数量。

  据我所知,凯文·卡扎德确实是“武侠世界”的读者,但他究竟有没有因此戒掉可卡因,我没有专门去了解过。另外,我觉得卡扎德应当算是个案,实际上我们网站的大多数粉丝都是普通读者,把读网络小说当作休闲娱乐。至于那条从中国批发玄幻小说的报道,我觉得不太可信。都还没有翻译,卖给谁去看呢?要知道“武侠世界”这个网站之所以取得了一点小成就,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第一次通过翻译让西方人接触到中国的网络小说。

  中国文化输出效果为何始终不好

  环球时报:“武侠世界”最早翻译的作品是比较正统的武侠小说,比如金庸的作品。但后来你们转向网络武侠小说的翻译,这种改变出于什么考虑?

  赖静平:最早我们的确翻译过不少金庸的小说,但很快就发现关注的人不是很多。有时候很辛苦地翻了一章,却只有几十个读者。我们仔细思索后觉得,原因可能是它们太中国化了,牵涉了过多的历史文化,西方人读起来隔着一层障碍。而网络小说很多都将背景设置为虚构的“异界”,是完全非现实的,西方人读起来没有那么强烈的陌生感。比如有一部很火的网络连载小说《重生之贼行天下》,它的故事设定就和网游“魔兽世界”一样。尽管当代的网络小说也有不少中国特色,但同样有很多元素借鉴了西方的幻想小说和网络游戏,所以欧美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

  环球时报:中国的一些父母和老师认为读武侠是“不务正业”。还有人认为网络小说登不了大雅之堂。你在翻译网络武侠小说时,有没有产生过顾虑?

  赖静平:从文学价值上讲,这种说法确实有一定道理。很多网络武侠小说写得又长又烂,水分很大,别说跟严肃文学比,连传统的武侠小说都甩它们很多。但另一方面,我们要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之前中国的文化输出始终不是很成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我们始终过于强调文化的严肃性,过于看重我们传播的文化是否“博大精深”,是否“历史悠久”。但文化输出很多时候需要走大众路线,比如我们看欧美文化是怎么走进中国的,是靠几百年前的莎士比亚吗?不是的,它实际上靠的是好莱坞,是《权力的游戏》,是《越狱》《老友记》,靠的是大众流行文化。你说《老友记》有很深奥的文化背景和文化价值吗?未必,但它很适合大众。

  要让别人对你的文化有好感,就必须找到大众喜欢的、愿意接触的东西。从这个角度来说,虽然中国的网络小说在文化层面上存在缺陷,但它适合对外传播。说真的,现在除了网络文学外,中国能拿得出手的大众文化作品还真没有太多。

  环球时报:欧美网络文学近年来也有很多爆红的作品,比如《五十度灰》。在你看来,欧美网络文学和中国同类型作品各有什么特点?

  赖静平:欧美其实很少有真正原创的网络小说,《五十度灰》虽然曾在网络上发表,但其实应该算同人小说的类别,而非原创IP。欧美的流行小说现在主要还是走出版社的路子,有一个传统的出版链条。网络上写小说的人大多数水平不高。而中国网络小说之所以发展得好,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传统出版社此前没有把握好流行小说这块蛋糕。这个过程就好像一些非洲国家直接进入手机时代,而跨过了座机时代一样。

  中国网文目前还没法比肩韩剧、日漫

  环球时报:有人将韩剧、日漫和中国网络文学并称亚洲文化的三大现象。根据你的了解,中国网络文学在海外能和韩剧、日漫的影响力比肩吗?

  赖静平:我觉得中国网络文学要追上日漫和韩剧,简直还差“十万八千里”。日本流行文化的基础其实是从二三十年前就打下了,比如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圣斗士》和《美少女战士》,到十年前打入美国的“口袋妖怪”。为什么去年“口袋妖怪”的游戏一出来就那么火,进入美国两周就赚了好几亿美元?其实这是十年前拿下的市场。中国现在其实还处在日本二三十年前的阶段,日本已经为亚洲文化的全球传播打开一条路,接下来中国的路会好走一些,但估计也不会是件容易的事。

  其实,中国以前没有真正好好做过流行文化输出。甚至在网络小说兴盛前,我们都不太有大众文化这个概念。几十年来,在这个领域我们几乎一直都是在吸收,而没有主动生产。在网络文学走向国外之前,中国翻译过《红楼梦》《西游记》等古典文学作品和鲁迅等近现代文学作品,但这些作品欧美人平时是不会看的。只有很少数的东亚学者会去关注,就好像很少有中国人会去看古希腊、古罗马时代的经典著作一样。

  后来,一些讨论中国社会现实的作品开始走到海外,比如《活着》。这些作品的受众范围稍微大一些,但读者总体仍局限在本来就对中国有兴趣的人当中。普通人很少将其当作休闲娱乐的选择。可以说,到目前为止,中国文学唯一走入西方大众意识的作品就是《三体》。这是作者和译者的超高水平创造的“奇迹”,也是中国流行小说成功的第一个先例。在《三体》的起点上出发,要达到日漫、韩剧今天的江湖地位,还需要10到15年。而且这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要知道,日本和韩国现在几乎是世界上对流行文化扶持力度最大的国家。

  环球时报:《三体》作者刘慈欣说,他能获雨果奖有一半功劳属于译者。可见翻译在文化交流中的重要性。你有没有想过今后转向对“正统文学”的翻译?

  赖静平:《三体》其实是一本科幻小说,也是流行小说的一种,只是它是一本通过传统出版路径发行的小说。它的文笔和故事结构都大大超过了一般网络小说的水平。如果你是问我们是否会考虑通过传统出版渠道去翻译发行一些经典的网络小说,那我的答案是:绝对会。事实上,我们也正在寻找一些篇幅短、水平高一些的小说,配以高质量的翻译,尝试从传统出版渠道去推广。

【责任编辑:马莹莹】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