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中华文化

既然中国武术实战战绩“水” 为何老外爱不释手?(图)

2017年05月03日 15:27   来源:中国侨网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5月3日电 据法国欧洲时报网报道,搏击狂人秒杀太极掌门的视频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了中国对传统武术的多重思考。有人甚至悲观地认为中国武术只是“花拳绣腿”的表演功夫。然而在西方,有不少中华传统武术爱好者,据悉,在欧洲学习中国功夫的学员有近100万人,其中太极拳、气功和武术学员的比例大致为50%、30%和20%,其中不乏年轻人和小朋友。那么,他们学武术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呢?

俄罗斯青年在学打太极拳。安源 摄
俄罗斯青年在学打太极拳。(中新网记者 安源 摄)

  生活方式:一些东西是太极所独有

  美国人Dax Howard为美国知名太极杂志《Tai Chi》撰文表示:说到太极,首先人们会想到养生。但这并不是太极的专利。很多人觉得这种运动能够使人健康长寿,但呼吸、冥想的训练并不是太极所独有的。没有任何研究表明,终身致力于太极的人会比终身致力于瑜伽的人更加健康长寿。因此对我而言,养生固然重要,却很难成为我不选择瑜伽或气功而选择太极的理由。

  在自卫方面也是同样的道理。即使我们不用害怕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胁,而只是担心受人欺负,也有很多选择是优于太极的。练综合格斗只需要8个月,就能使人较好地防身和攻击。

希腊雅典的“公园武”正悄然开启。(图片来源:中国侨网)
希腊雅典的“公园武”正悄然开启。(希腊《中希时报》资料图)

  那么,我为什么要将过去生命的三分之一都献给了太极呢? 对我来说,可能不只是为了健康,也不是想成为街头霸王,而是我想选择这样一种生活方式。

  我至今未能在其他任何事物中找到太极所独有的一些东西。许多门派都说冲突是不好的,我们要避免冲突的发生。与此不同的是,太极承认冲突是存在的,你不要逃避,你应当正视冲突。

  当然,你可以以暴制暴,然后精疲力竭。这也是一种方式,这种方式或许适合一部分人。或者,你只需要放松地站在那里,稳住中心,利用对手的力量来控制局面。这也是我所尝试的生活模式。与大多数哲学不同的是,太极可以通过训练让你把这种方式带入生活。

  功夫偶像:老外推崇的“功夫梦”

功夫片对中华武术在世界的传播起了作用,图为李小龙。(图片来源:资料图片)
功夫片对中华武术在世界的传播起了作用,图为李小龙。(法国欧洲时报网资料图片)

  中国武术和电影中的功夫其实有很大区别,前者是竞技运动,后者是电影艺术。但无论是三四十年前的李小龙,还是现在走红的李连杰和甄子丹,老外们喜欢上武术的最大可能以及原始动力,依然是对他们的推崇。

  《重庆晨报》报道,很多学习中国传武术的老外都有中国功夫偶像,曾参加广州亚运会武术套路比赛的日本人市来崎大佑表示,“我最喜欢看李连杰的电影,我也是因为他而喜欢上武术的……”

  黎巴嫩人塞罗皮安也参加了广州亚运会,被问及练习武术的初衷, 他“嚯”的一声摆了个架势,答案随即揭晓,这是位“佛山黄飞鸿”的粉丝。原来在一次乘坐国际航班时,机上的个人娱乐系统内只有一部功夫片,那就是黄飞鸿。时至今日,已经练习武术4年多的塞罗皮安,最字正腔圆的中文发音就是“你好”、“谢谢”以及“佛山黄飞鸿”。

  幼年因缘:从小被吸引 加入英国武术队

天津理工大学武术队教练徐彩桐指导柯蒂斯武术招式。(图片来源:天津《今晚报》)
天津理工大学武术队教练徐彩桐指导柯蒂斯武术招式。(天津《今晚报》图)

  天津《今晚报》报道,柯蒂斯是个20来岁的英国小伙子,远渡重洋赴中国学武术。

  柯蒂斯五六岁时,他热爱拳击的父亲就常带他看拳击、练拳击,此后柯蒂斯还学了些散打。“大概10岁的时候,我看了一次中国人表演的武术,马上就喜欢上了。接着我就在英国找了教练学习武术,当时的教练是位河南人,是上世纪90年代的武术运动员。就这样,我一直练到了去年,还加入了英国武术队。”

  在英国有很多练武的人,但在那里学不到什么难度,大多是练套路、架势。所以我决定来中国,教书是主业,业余时间的大部分就用来学习武术。

  奇葩理由:为戒烟、觉得很酷……

  广州《新快报》报道,来自墨西哥的安瓦说,在墨西哥跟师父学过洪家拳,还想学习少林拳法,顺带把烟给戒了……

  德国人Rene则希望可以学习一些更加“厉害”的功夫,比如棍法,“看上去很酷。”

  Cole来自印度尼西亚的一个华裔家庭,说起学功夫他还有点害羞,“就是想保护家人,保护自己。”

  出生在澳大利亚的Rosemary赴中国学武术, “来的时候听说广州治安有点乱,我会武术,坏人就不敢欺负我。”Rosemary 说着还握起双拳摆出个架势。

【责任编辑:李明阳】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