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中华文化

国际道教界武当山“论道” 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2017年05月12日 11:1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新社湖北武当山5月12日电 (记者 郭晓莹)5月11日至12日,第四届国际道教论坛在湖北武当山举行。金发碧眼、绾发为髻的“洋道长”景秀尤其引人瞩目。她2002年正式出家修道,成为全真教龙门派第三十二代弟子,并创办了法国道教协会。

  景秀在论坛上表示,目前翻译出版的道教典籍不足一成,她倡议创建道教翻译中心及教学中心,以更好地向世界传播道教文化和智慧。

  连日来,600多名来自全球30余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在武当山坐而论道,从不同角度诠释对道教智慧与哲学的理解,探讨文明互鉴实践。

  世界宗教与环境保护基金会秘书长彭马田研究道家思想超过40年。他说,道教告诉人们,人类不是自然的旁观者,而是自然的一部分,“天人合一”“万物一体”的生态智慧对全球生态保护意义深远。

  荷兰莱顿大学客座教授康朴雷说,在错综复杂的国际社会,中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但始终不强势、不霸权、不欺弱,得到世界各国的尊重,这与道教崇尚和平、和谐、和睦,“齐同慈爱”的思想一脉相承。

  中国道教所提倡的哲学思想,越来越受到海外国家的追捧,国际吸引力与日俱增,为促进中国与世界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互鉴发挥着重要作用。

  奥地利外交部文化总司司长特雷莎·殷杰恩说,2016年,奥中两国专家围绕《道德经》的治国理论进行了深入的对话交流,这是一项富有成果的跨文化研究。研讨会的成果已经编纂成书并正式出版,成为两国进行世界观对话的见证。

  “我们的对话已经超出了政治和经济领域,在向其他方面扩展。”特雷莎·殷杰恩说,这次对话使两国对于《道德经》篇章的理解不断靠近。

  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凤林说,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家重视道教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很多国家的道教组织已经在当地政府注册成为慈善性机构或获得企业资质,以道教为桥梁和纽带,国家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完)

【编辑:郭晓倩】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中华文化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