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中华文化

安徽省级非遗“徽州民歌”民间艺人唱响徽州

2017年07月07日 15:37   来源:安徽日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省级非遗“徽州民歌”传承人操明花1962年出生在歙县一个艺术氛围浓郁的普通人家,儿时常住的外婆家,就在歙县城郊渔梁老街。她的外婆和母亲都是整天徽州民歌不离口的家庭妇女,她的父亲虽然是位搬运工人,然而平日里最喜欢哼唱黄梅小调。在这清贫而又祥和的艺术世界里,操明花从小就与音乐、与徽州民歌结下不解之缘。

  整天徽州民歌不离口的外婆,最为左邻右舍叹服的,就是那被誉作“徽州民歌土特产”的“滚声——哈哈腔”了。这“滚声——哈哈腔”,是诞生在渔梁古坝一带、徽州民歌演唱中最古老的徽韵特色声腔,风格独特,历史悠久。古时徽州方言音韵称之为“花花腔”“笑笑腔”,而在古代徽州官话中则称之为“哈哈腔”。这种唱腔,在有衬词的徽州民歌里,要求演唱者嗓音高亢、明亮、甜美、纯净,气息流畅,热情奔放,尤其到歌曲结尾处,哈哈腔的时值翻倍延长,更为歌曲添姿增色,锦上添花。由于其演唱难度较大,加之曾经一度失传,致使这“滚声——哈哈腔”的传承面极小,操明花的母亲也未能全部掌握到它的精髓。但操明花学会了。从此,这“滚声——哈哈腔”与徽州民歌,一直伴随着操明花的青葱岁月。

  直到2011年,操明花以“滚声——哈哈腔”传承者、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徽州民歌传承人的名义,首次把徽州民歌“滚声——哈哈腔”唱响在“首届中国原生态民歌盛典展演”的大型晚会上,得到专家、领导们的赞赏,得到来自全国各地几十个少数民族歌手的青睐,操明花与她的徽州民歌“滚声——哈哈腔”闻名遐迩。

  很多人不知道,这位徽州民歌手由于家庭拮据,高中便辍学了。这段时间,她当过幼儿班的音乐老师,干过建筑工人,做过食品厂的包糖工。终于有一天,她被招进歙县老胡开文墨厂,捧上“铁饭碗”,成了一名正式的徽墨描金工人,她觉得,那是一段“唱着民歌做徽墨”的美妙时光。在墨香四溢的车间里,操明花一边熟练地在一块块墨锭上描龙绘凤,一边轻轻哼唱着一首接一首的徽州民歌。在工作之余,她在业余合唱团里当歌手,唱徽州民歌、唱创作歌曲,把一个制墨女工的业余生活,过得充实而惬意。

  1988年初,黄山市团委举办“黄山市首届青年歌手大奖赛”,操明花以一曲《看天下劳苦人民都解放》获得大赛第一名。这一天,成为她歌唱道路上迈出的最为坚实的一步;这一天,她也拥有了去继续深造的梦想。 1988年5月,26岁的操明花告别了丈夫和年幼的女儿,只身一人远离家乡,千里迢迢上北京,最终得到金铁霖等诸多声乐大家的指导。

  成为省级非遗“徽州民歌”传承人之后,她更加明确传承传播徽州民歌的责任和义务,努力为弘扬、传承、传播徽州民歌贡献自己的力量。 2009年11月以来,她还依托“安徽省非遗职业教育集团——明花徽州民歌传习所”平台,以安徽省行知学校为中心,面向黄山市大、中、小学校的学生传习徽州民歌,先后在黄山学院、徽州师范学校、歙县中学等地免费传习民歌,至今已向数千名学生和当地的音乐爱好者传习了《十二月花》《小石桥》《徽墨歌》《探妹》等徽州民歌。

  在中央电视台不久前隆重推出的《中国民歌大会》专题节目中,操明花以“《徽州民歌》非遗传承人”和“中国民歌专家”的双重身份,应邀出任节目嘉宾,现场示范演唱徽州民歌,既为中国民歌大会造了势,又为徽州民歌的广泛传播再次发力。(江志伟)

【责任编辑:丁海平】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