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中华文化

可可西里申遗见证青海力量 生态保护新“起点”

2017年07月10日 09:53   来源:西宁晚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

  7月7日,青藏高原再一次让全世界瞩目!

  可可西里——这个美丽的名字正式写进了《世界遗产名录》史册!

  可可西里——成为中国第51处世界遗产!

  可可西里——成为我国面积最大的世界自然遗产地!

  可可西里申遗见证青海力量!

  可可西里申遗成功是青海努力实现从经济小省向生态大省、生态强省转变的生动实践!

  当地时间7月7日下午,在波兰克拉科夫举行的第4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青海可可西里经世界遗产委员会一致同意,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51处世界遗产,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世界自然遗产地。

  揭开“美丽少女”的面纱

  可可西里,蒙语是指“青色的山梁”,藏语则是指“美丽的少女”。

  青海可可西里世界遗产提名地位于玉树藏族自治州治多县、曲麻莱县境内,面积约为370万公顷,缓冲面积为230万公顷,总面积约600万公顷。地域面积涵盖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全部、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索加—曲麻河保护分区一部分。

  可可西里被公认为是“人类最后一片净土”,是高寒生态系统和高原湿地生态系统的完美结合。这里具有举世无双的生物多样性,分布有210种植物,其中72种为青藏高原特有物种,有脊椎动物75种,包括哺乳动物20种、鸟类48种、鱼类6种、爬行动物1种,有12种是青藏高原特有物种,如藏羚、盘羊、野牦牛、藏野驴,以及棕熊、狼等大型食肉动物。

  在可可西里众多的野生动物当中,最有名的当属藏羚羊,它们是“可可西里的骄傲”,最多时曾有20万只高原“精灵”生活在可可西里。20世纪后期,可可西里遭遇了劫难,藏羚羊绒制品“沙图什”,让藏羚羊的数量骤降。

  可可西里人用生命捍卫净土

  2004年,一部电影《可可西里》让可可西里和藏羚羊走进了人们的视线,也让人们对这块神秘的地方充满了渴望与憧憬。影片根据“环保卫士”索南达杰的真实故事改编,讲述了记者尕玉和巡山队员为了保护可可西里的藏羚羊和生态环境,与藏羚羊盗猎分子顽强抗争甚至不惜牺牲生命的故事。为保护藏羚羊,青海省政府1995年建立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1997年底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可可西里国家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所长罗延海眼里,一群群藏羚羊和一批批可可西里人几乎构成了这里所有的生存本质。尽管饥寒交迫、尽管冷风刺骨、尽管野兽出没……历险高寒、缺氧、饥饿、迷失方向以及和盗猎、盗采分子的殊死搏斗,他们用生命捍卫着这片土地的寂静和安详,用坚定的信念守护着这片人间净土。

  据监测统计,可可西里保护区境内及周边地区藏羚羊种群数量已达到6万多只。现如今,可可西里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动物王国”,藏羚羊等野生动物平静而悠闲地繁衍生息,青藏公路沿线经常可以看到藏羚羊及其他野生动物采食、嬉戏、活动的场景,并成为青藏线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可可西里为何要“申遗”?

  很多人会问,为什么可可西里要“申遗”?其实,“申遗”是对可可西里最好的保护!

  可可西里具有独特的地貌特征,有尚未为世人所熟知的独特自然景观,更是独有的珍稀和濒危动植物的栖息地,符合申遗条件。专家认为,如果申遗成功,自然会出台长期的和可持续的保护政策,使一些好的保护政策延续下去。在世界遗产所在区域会划分出核心区和缓冲区,管理将非常严格。这些都能为未来可可西里的保护工作提供更大的便利。

  申遗,是对可可西里进一步深化保护的过程,可以唤起更多人的关心和参与。这也是青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体现和有力措施。

  青海为保护可可西里不遗余力

  据了解,目前中国境内有50处世界文化(自然)遗址和自然景观。但素有“中华水塔”之誉的青海,是中国乃至亚洲的重要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区,却没有一处入列。

  “可可西里是中国目前海拔最高、野生动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一,被誉为高原野生动物基因库。”青海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党组书记布琼说,这里有很多动植物都是“独一无二”的。

  布琼介绍说,可可西里至今还保存着完整的藏羚羊的迁徙,而藏羚羊是青藏高原特有的濒危大型哺乳动物之一,这些都满足世界自然遗产标准。

  我(青海)省先后投入资金8000万元,开展了可可西里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环境综合整治和保护管理设施建设,提升了昆仑山口、不冻泉、五道梁等服务区和五大保护站点周边的环境。如今,为申遗扩建后的保护站面貌一新,新增和扩建了展示馆以及供游人休息的青年旅舍,很多自驾游的游客在此停留拍照、参观。

  申遗成功又是一个新“起点”

  申遗不是目的,保护好可可西里生态环境才是根本。可可西里申遗,是对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的一次机遇,通过这一次申遗工作,可可西里的藏羚羊才能得到更好的保护,更多的生态资源得到了保护,这也是青海努力实现从经济小省向生态大省、生态强省转变的生动实践。

  可可西里申遗的成功,更是将可可西里生态保护推向了制高点。可可西里生态保护站在了新起点上,成为了全世界聚焦的目标,成为了全世界的关注点,这更加推动青海生态文明体制建设。同时,以可可西里申遗成功为载体,推进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这将是对可可西里更好的保护。

  可可西里申遗时间表

  ●2014年10月,《青海可可西里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工作方案》正式印发实施,全面安排部署工作任务。

  ●2015年,连续四次组织北京大学、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等单位为申遗文本和保护管理规划编制工作获取了翔实的科学资料。

  ●2015年10月底,邀请国外专家赴可可西里实地考察,从世界视野进行指导把关,为全面提升可可西里申遗工作质量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编制完成了约50万字的申报材料。

  ●2016年1月,青海可可西里申遗材料正式报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

  ●2016年10月28日至11月6日,IUCN专家组赴青海可可西里世界遗产提名地开展了为期十天的考察评估工作。

  ●2017年2月19日至26日,可可西里申遗代表团赴瑞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总部,报送青海可可西里遗产提名地补充材料。

  ●7月2日至12日,第41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大会在波兰克拉科夫召开,当地时间7月7日,青海可可西里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1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大会上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实现了青藏高原世界自然遗产“零”的突破。

  (记者 芳旭 整理)

【责任编辑:李明阳】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