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中华文化

结缘中国40余年 汉学家卜松山推动中德文化交流

2017年07月11日 14:46   来源:中国侨网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7月11日电 据法国《欧洲时报》报道,与中国文化结缘40多年,卜松山被认为是为数不多的深入研究、同时也深深认同中国文化的欧洲汉学家之一。他也一直身体力行,为推动中德和中西相互合作作出努力。

  卜松山(Karl-Heinz Pohl):著名汉学家。先后求学于德国汉堡大学、波恩大学及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主攻汉学、日本学、艺术史等专业。

  因为禅宗走近中国文化

  今年72岁的卜松山与中国结缘是在中学时代。当时,他接触到一本关于中国的书——林语堂《生活的艺术》的德文译本,“这本书非常成功地介绍了中国文化的独特之处,而且描述了中国人的心理特点和处事哲学。”

  这种机缘巧合改变了卜松山的人生轨迹。1970年他从地球物理专业转到汉学,尽管当时老师告诉他,学习汉学以后不一定找得到工作。除了中学时被中国文化吸引之外,还有一个原因让他选择汉学,“我曾在近东和北非地区旅游过半年,这是我第一次亲身体验欧洲以外活生生的文化。这使我想了解其它文化的愿望更加强烈,所以我转了文科,选择了中国文化。”卜松山说。

  受儒释道影响的卜松山

  按照西方汉学习惯,研究者都有中国化的名字,“卜松山”这个名字和儒家有关。卜松山喜欢禅宗的思想和实践,可后来他发现,这只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是我跟别人的关系。儒学关注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这很重要。”卜松山说。

  在卜松山看来“中国儒家文化中有很多做人的道理,儒家也强调和平而非冲突,对现在的世界有启示意义。”卜松山对儒家的研究在西方影响较大,为西方理解儒家起到重要作用。

  两国还有更大合作空间

  在卜松山任教于德国汉学系的30年中,学习汉学的德国人人数起起伏伏,但他认为,总体而言,德国人对中国文化不太感兴趣,这和德国人对中国存在误解有关。尽管汉学家在改善中德和中西相互理解的过程中发挥了作用,但还远远不够。

  他自己一直在努力矫正这种倾斜的图像,使其回归到中国真正的形象上来,“即使只有一点点的改变,我也绝不放弃”。(周睿璇)

【责任编辑:丁海平】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