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中华文化

讨论:遗产开发与保护矛盾吗?

2017年07月12日 09:47   来源:北京晨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第4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青海可可西里、厦门鼓浪屿成功申遗,中国的世界遗产数量达到52个。与此同时,也有不少评论者指出,申遗成功固然可喜,但也应该进一步加强“保护意识”,而不在是申遗成功之后过度开发而毁掉遗产。

  多年以来,许多地方申遗愿望强烈,甚至有些地方为申遗不遗余力,申遗之后,确实也发生了许多以“开发”之名毁坏遗产的现象。因此,也有人疑问,申遗动力强劲,申遗成功后开发欲望强烈,究竟是为了保护文化,还是为了赚钱?

  ●正方 开始就和旅游有关

张晓明
张晓明

  张晓明(中国社科院研究员)

  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保护自然和文化遗产,后来又有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并通过了相关的保护公约,至今已经有40多年了。这40多年来,世界各国申请世界遗产、非遗,其实一直都是和旅游结合在一起的,大多申请者都有开发旅游业的动机和目的。其实这也无可非议,一个人到了希腊,不看神庙,还能看什么呢?

  所以,开发旅游业并不是问题,关键在于怎样在保护和开发之间找到平衡,开发的目的是为了保护,说到底还是为了可持续的发展,杀鸡取卵自然不是可持续的,这一代的旅游、获得经济效益等行为,不应该影响下一代人。

  文化资源不是消耗性的资源,就像煤炭,用完了就没了,对文化资源来说,使用本身就是资源积累的过程,一个文化遗迹,没人去看,就没有价值,更多人使用和关注,才能让它的价值变得更大,上一代人去看,下一代人接着去看,它的价值就会被不断地开发出来,所以开发和保护,内在上其实是一致的,文化的消费,本身也是价值的积累。

  怎样才在开发和保护之间取得平衡呢?以文化遗迹来说,任何名胜古迹,都有自身的承载能力,承载能力之内,开发者应该认真评估和衡量,这方面做的比较好的如敦煌莫高窟,当地曾邀请非常专家的科学团队进行过测算和评估,认为洞窟只能承载6000人,也就是每天最多接纳6000人参观,因为洞窟打开,必然有温度、湿度等方面的变化,超过6000人,就会产生破坏性的影响,是不可持续的。但同时,如果低于4000人,文化价值就不能充分使用,没有经济利益,也就没人重视,也就不可能得到很好的保护了。

  事实上,随着技术的发展,承载力极限的影响正在缩小,不是承载力高了,而是人们参观这些自然文化景观的手段多了,比如制作数字景观,如数字故宫、数字敦煌等,去不了实地的人可以看数字的,甚至现在还有VR技术,可以更直观的观赏。至于是实在想去实地参观,也可以在网上排队买票,景观就在哪儿,十年后排到了十年后再去也不迟,甚至更有价值。

  既然保护和开放内在一致,既然有这么多的方法可以在保护和开发中取得平衡,为什么还有这么多的开发乱象呢?根本原因在于,对自然和文化资源的普查、评估、规划、立法不足,很多时候,既没有深入的普查,也缺乏有效的评估,更没有周全的规划,看到有利可图,一拍脑袋就投资开发,当然会出现很多问题。所以,真正要做的,是严格立法,要有规矩,为遗产保护和开发奠定一个稳定的法律基础。

  近十多年来,我国各地在世界遗产和非遗申请、开放方面,一直保持着快速增长的态势,这导致相应的法律建设跟不上,规矩立不起来,或者立了规矩但很难被遵守,许多地方开发的冲动大于保护,出现了过度开发、甚至破坏性开发的现象。

  当然,好的趋势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文化遗产的认识在不断提高,到现在,如果建设中挖出来文物,几乎没有瞒报的现象了,一般都会请文物保护部门来勘探鉴定,按照规则处理,是迁走还是就地保护。世界遗产也是如此,乱开发、破坏性开发的现象确实减少了很多,我想,随着时间的推移,未来人们的保护观念会变得更强。

  ●反方 原汁原味非常重要

孙立群
孙立群

  孙立群(南开大学教授)

  中国是一个文化大国,也是一个文化传承久远、各种文化遗产非常丰富的国家。但对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保护也好、开发也好,都是现代才有的概念,古代很少有。当然这是有原因的,一方面古代生活水平低下,同时限于当时的社会环境,到处旅游的人很少,也就很少有什么破坏性的开发问题了,另一方面,各种文化自然景观非常多,也就不太重视保护的问题。

  事实上,就在几十年前,自然、文化遗产的开发和保护的矛盾,也几乎是不存在的,上世纪70年代我到故宫,没有现在这么多人,人不多,矛盾自然也就不明显。

  在我看来,文物也好,古代遗产也好,它的价值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它在当时的作用,第二,今天的人们对它有何新的认同。

  所以,对待文化遗产,我想有两个态度是非常重要的,第一是保护它的原生态,很多文化遗迹历经岁月的侵蚀,看起来已经很破旧,但这是历史留下的痕迹,同时也能最大限度地保存它原有的风貌,这样的遗迹,人们看了,感觉到真实,也能体会到历史的沧桑感,这正是它的价值所在。如果为了开发旅游之类,破坏了原有的形态,甚至修建各种假文物、假的仿古建筑,甚至修得还不如原来好的时候,至少它在这一方面的价值就被完全破坏掉了,人们在任何地方,看到的都是类似的、雷同的仿古作品,还能认识到遗迹的意义和历史的沧桑吗?

  其二,有些遗迹,历史上的作用之外,在今天也依然有自身的价值和意义。如前一段时间,我刚去看了一趟宁夏固原的一段秦长城,这可能是仅存的秦长城,是土长城,和后来建设的砖长城是不一样的,虽然知道的人不多,去看的人也不多,但直到今天,还保持者自然的形态,既有风雨侵蚀的痕迹,又能让人体会到当年的雄伟壮阔。这样一段秦长城,在当年,当然是为了防御而建立的,它的功能就是防御,在今天,则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可以增强人们对民族历史、文化的认同感。

  当然还有自然遗产,像这次申遗成功的可可西里,即是人们认识原生态的动植物奥秘的神秘之地,也是大自然原始风貌的留存,是非常珍贵的财富,很难想象,那个藏羚羊、野牦牛的自由栖息之地里,到处都是游人攒动的景象。

  所以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矛盾,就是如何对待这些自然和人文遗产,他们是大自然和祖先留给我们的财富,如果不使用,财富的意义就难以实现,如果使用,又要担心破坏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我们国家有非常多的有价值的自然、人文遗产,所以,应该当作一个大问题去思考,去探索。对于自然和人文遗产,我们的重心在哪儿?是旅游开发为主,还是保护为主?我想,有一个原则是应该坚持的,不能光顾经济效益,要保护自然和人文景观的原汁原味,然后再去权衡两者之间的利弊。

  当然,很难有一个单一的办法,可以解决所有的矛盾,中国这么大,景点这么多,一刀切的办法未必有用,还是要因地制宜。

  ●主持人说 没有古迹,也不怀古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从来都不缺乏怀古的情怀,周大夫过周王室旧址,见当年宫室,长满禾黍,所以才有了《诗经》里的“黍离篇”,杜牧过乌江亭,一首诗引发了一段绵延数百年的“江东子弟之争”,宋朝的苏东坡,虽然弄错了赤壁的位置,但并不妨碍他留下千古名篇……

  幸好,虽然古代没有文化遗产保护的观念,但同样也没有旅游经济,行游天下的诗人们毕竟太少,他们并不破坏自然景观,更不会破坏文化景观,甚至他们自己,也常常成为文化景观的一部分。

  现代社会中,虽然保护古迹遗产的观念已经普及,但伴随而来的旅游大潮,却让“思古之幽情”再也发不出来了。

  深山大泽,人烟不兴,故国城邦,狐兔群游,诗人们的旅途虽然有点儿孤单和凄凉,但和摩肩接踵的景象比起来,想必诗人们宁愿一个人旅行。很难想象,如果周大夫再过王室旧址,看见的不是“彼黍离离”,而是人头攒动,他还会写“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吗?(周怀宗)

【责任编辑:李明阳】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