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五年·我与中国”:在西安求学 追逐“中国梦”
五年前,从北京唱响的“中国梦”引起海内外中华儿女共鸣。五年来,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实践,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到“一带一路”;从经济转型发展到反腐倡廉……中国的头条新闻总能引发海外华侨华人的思考与感怀,侨胞们与祖(籍)国、家乡呼吸相通、砥砺奋进。
“这五年•我与中国”征文活动发起后,海内外侨界踊跃来稿,表达心声。一篇篇优秀征文也将陆续与大家见面,共同讲述“我与中国的这五年”。
——编者按
我在西安实现自己的“中国梦”
莉娅
公司门口碰到同事们,在寒暄与问候中走进办公室。大家来来往往,办公室里非常热闹。
一杯卡布奇诺、一本笔记,还有昨天的报告,我们的工作日就这样开始了。
先是工作例会,上司布置任务,大家随后就各自忙活开来:这边厢,中方员工和本地员工在讨论新的项目;那边厢有人在电话与客沟通。虽然空调开足了马力,但热腾劲儿一点也不逊于高达36度的阿拉木图室外。
我一边不停地在抽屉里找合同,一边接分包商的电话。
“是的是的,时间很急,请你们先发报价单吧。”
简直一刻也不能停,恨不得再生出几只手,变成八臂那吒。
突然,一个不经意间抽出的笔记本却让我言语变得错乱。“我……我一会儿再给您打……”
挂断电话,慢慢靠在座椅子上,我看着手里的这个旧本子,往事涌上心头,思绪倏地一下回到五年前。
夜晚三点,我揉着红肿的眼睛,专心地读着课文、练习汉字。
那是西安外国语大学的宿舍,刚到中国,我就下定决心,必须学好汉语,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这是我的“中国梦”。
要实现这个“中国梦”并不容易,汉字难写、发音复杂、语法艰深……这条道路充满坎坷,但对中国的喜爱促使着我夜以继日地努力学习。而且,周围的中国学生都十分努力,他们早上六点钟就已经在教室自习,我深深地被这种勤奋感染,于是便不甘落后,每天早早地来到图书馆门口排队,练习发音和写字,整日沉浸在中文的学习中,闲暇时光也从未放松。
教室闭灯后,我回到宿舍继续学习,常常熬到到深夜,甚至凌晨。正是对汉语的学习热情支撑着我焚膏继晷,不断超越。
我牢记自己的承诺:必须要坚持,必须要学会这门具有挑战性的语言。为了祖国哈萨克斯坦的发展建设,我必须努力成为一名卓越的汉语专家。
手中的这个不起眼的小本子,无意中成为我承诺的见证者。头几页的汉字还歪歪扭扭,越往后翻越“挺拔”,诉说着我的成长与拼搏。

这五年间,我经历了很多,不断地学习、天天掌握新的知识、日渐进步。顺利毕业是我的一个小胜利,实现了“中国梦”第一步。
现在回到祖国,我成为一家知名中国通信公司在哈萨克斯坦代表处的员工。我经常将五年前的自己与现在的自己进行对比,在这一段时间里,我们都经历了很多坎坷与挫折,但是我们都通过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实现着自己的梦想。正如中国的一句老话:“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除了知识,在中国的体验和经历,还教给我耐心、勤劳、坚定和毅力。这些都是我在今后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回想当初坐上飞机去遥远的中国学习,很庆幸获得了中国提供的这个机会。
据我所知,还有很多哈萨克斯坦年轻人获得了前往中国留学的机会,他们将像我一样,通过在中国的学习,获得知识、毅力以及对未来的信心,实现他们自己的“中国梦”。

但是,梦想不会突然地掉到你的手里。需要努力地学习、工作,梦想才会实现。努力是成功的基础,坚持是成功的保障,唯有努力坚持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
看到本子首页上五年前笨手笨脚写下的“你好”两个字 ,我对我喜爱的中国心生感激。感谢中国让我有机会实现自己的“中国梦”,也衷心祝愿中国繁荣发展,祝愿我的中国朋友都能实现自己的“中国梦”!
【作者莉娅系西安外国语大学研究生毕业,现为中兴哈萨克斯坦代表处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