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中华文化

莫言透露新作将翻译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字

2017年08月25日 11:20   来源:杭州日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

  原题:新作即将发布 聚焦“一带一路”

  在昨天(8月24日)开幕的北京国际书展上,读者见到了久违的莫言。

  在“中国文学与全球化时代——莫言作品国际传播沙龙”上,莫言与翻译过《红高粱家族》的阿尔巴尼亚翻译家伊里亚兹·斯巴修,翻译过《蛙》、《生死疲劳》的缅甸翻译家杜光民,翻译过《生死疲劳》的保加利亚翻译家韩裴,翻译过《蛙》的以色列汉学家翻译家科比·李雅各,以莫言作品的国际传播为中心,共同探讨了中国文学在创作上、传播上如何面对全球化时代这一话题。

  真正的文学交流是双向的

  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莫言一直身陷琐事,未见新作诞生。不过最近一段时间,他一直待在他的家乡山东高密潜心创作。他透露新作将被翻译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字,用当地人最熟悉的语言,讲述中国故事。

  莫言的作品目前已有英、法、德、意、日、西、俄等四十余种语言,在世界文学中有广泛影响。莫言坦言,让中国文学走出去是每个作家的心理需求,希望中国文学能够被世界上更多语种的读者所阅读、接受。莫言认为,真正的文学交流是双向的,“你读我的,我读你的,共同提高世界文学的水平。”

  作为“50后”作家,莫言说,自己的文学启蒙来自外国文学。尽管读的是译文,但仍然能强烈感受到这些文本的创新意义,也意识到自己在写作上的局限和束缚。上世纪80年代中期,许多中国作家的写作都在不知不觉中模仿西方文学。“但是大家很快觉悟到这样不行,我们可以向外国作家学习,但是我们不能是因为这样一种学习而忘掉了自己的根”,莫言说,“中国文学要在世界文学占有一席之地,必须写出中国特色,一个中国作家要想在中国作家群体里取得令人瞩目的位置,也必须有鲜明的个人风格。然后才能走向世界,被世界所接受。”

  2017年1月始,浙江文艺出版社分辑推出作者独家授权的简体中文版“莫言作品全编”定稿版。与此同时,浙江出版联合集团及其下属浙江文艺出版社确定了以莫言、麦家为代表的中国当代作家全球推广工程,向欧美主流国家及“一带一路”国家版权输出累计逾150余项。

  想把译过自己作品的翻译家请到高密

  阿尔巴尼亚翻译家伊里亚兹·斯巴修介绍,他翻译的莫言作品是阿尔巴尼亚出版的第一部中国当代文学作品,出乎意料地受到了阿尔巴尼亚读者的欢迎。他表示,莫言在描写方面非常漂亮,在翻译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但也通过翻译了解了红高粱中的家乡,让自己更加中国化。

  另一位与会者,缅甸翻译家杜光民用44个月零3天翻译了《生死疲劳》。他说,这部作品的佛教背景,对于拥有佛教信仰的缅甸读者而言更容易体会深意。他佩服莫言丰富的想象力,能够用人死之后轮回为动物的眼睛,讲述中国1950年到2000年半个世纪的历史。

  “阅读一部文学作品,其实就是阅读这个国家的历史、政治、人文。”莫言引用以色列作家奥兹的说法,读一本书就仿佛是去一个人家里作客,可以看到他的客厅、厨房、书房,可以感受到这个家庭独特的摆设,甚至闻到一个家庭与另外一个家庭不同的味道。他是私密且丰富的。

  因此,莫言说自己有一个梦想,把翻译过他作品的翻译家都请到山东高密的老家,让他们身临其境那里的生活。

【责任编辑:齐倩茹】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